“或者不着长工,暂时找个临时的也行,等过完年应该就好找人了。”一听长工不好找,于小寒便退而求其次。
突然,李娟牙签一扔,看向于小寒,问道:“年纪大点儿的也行?”
于小寒迟疑下,点点头,跟着李娟又继续道:“村头那个李永年你还记得不?”
李永年,这个人名已经不很清晰了,但想到村头姓李的,就那个李老头无误了。想到是谁,于小寒的眉毛皱起来了。
康店村里说是一般,但好歹基本上吃穿不成问题,但李老头是个例外,他跟于家一样,也是外来户,但他的命运就差了许多。
他是跟着母亲一路乞讨到康店来的,天生反应就有些迟钝,心地又好,可家里一穷二白,最后好不容易到了三十岁倾家荡产娶了个媳妇儿,生了个胖小子,结果正赶上那年风雨大,儿子刚生出来就受寒死了,媳妇月子里伤心过度,出来月子就接着病了,没多久,整个李家就又剩他一人了。
早些年他出去打工,结果摔断了腿,老板还跑了,回康店也没有地种,这两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了,他才只敢捡着人家不种的地稍稍种点儿粮食,管个肚子。
平常村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的身体……?”于小寒迟疑。
李永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别人三分钟的路,他得十分钟才能走完,请他去看羊?羊跑了他能追的上么?
李娟看出了于小寒的心思,解释道:“其实他跟咱们村那羊倌都是苦命人,正好两人还能合得来,羊倌去上街赶集,经常就是李永年帮他看的羊,我估摸着,应该差不多。而且我看,那老头子怕是没多大力气,不过胜在人老实,不会刷什么花花肠子。”
“那要不然,村里现在孩子们都放假了,再找个学生,他俩一起照看着写?”于小寒还是对李永年不太放心。
“那正好,我侄子正闹着不上学,让他过来帮你放两天羊,感受感受生活。”李娟爽朗的笑出声。
下午,李娟就领着一老一小到了于小寒家里。
“呵!这是在干什么?”李娟冲着院里柴火大锅啧啧称奇。
“是在煮rou丸,过年煮火锅用的。”于小寒介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