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侍中之位,资历够了便图谋入阁。若是不愿入阁,那就做尚书,如今六部尚书都能参加朝会,也没什么不同。”
话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再没有别的可说了。李宴仔细想了想,觉得有些奇怪,她仿佛是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全然没有掺和的意思,便犹疑不定地道:“那大人以后……”
晚风拂过,坐在紫藤花影里的人身形一动,微微抬起头看,看向余晖下的远山。她眼中映着灿烂的夕阳,像是初燃又即将熄灭的烛火,在夜晚到来前终归于暗。她转过头来,面容平静无波:“你不必担忧,我自有去处。”
李宴心中有无数的疑问,但在此时却一句也说不出口,她颇为郁闷地告辞了,走前站在花瀑前向上看去,稍有风来,花瓣如雨簌簌落下,她知道这景象维持不过几日,一时百感交集,难得起了惜花的念头,离开时顺手摘了一串紫藤花藏在袖中。
那时候李宴并不知道,这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
第225章 腿毛
商议了近半月后, 朝廷的行文下至辰州府时, 清平已悄然离开辰州。行文中命辰州三郡重新丈量田亩, 且登记造册;由各郡官府出面, 将辖区内的土地再次按照额数划分,清查世家田产;最后因世家所欠下的赋税太多, 朝廷考虑到她们的难处,免去了大部分重税, 暂她们将近十年拖欠的赋税补齐, 在今年年底之前补全。
紧接着在这道恩威并施的行文之后还有一道圣旨, 由于近日以来民间谣传藩王谋反,并暗指之前哗变之事因自出此, 朝廷派兵部侍中及辰州巡抚, 巡南总督、左右佥都御史赴辰州查明,这道圣旨一出,顿时将朝野上下的视线从清丈田亩转移到藩王那里, 皇帝不过登基一年,藩王们屡屡挑衅, 同时京中也传出信阳王在先帝灵前冒犯皇帝一事, 短短数日, 便将信阳王推到了风口浪尖。
万万没想到的是,信阳王竟身穿祭服,率几位藩王跪在先帝行宫前嚎啕大哭,因先帝是从小宗入大宗,旧地藩王皆为皇亲, 负责行宫事宜的宣礼官及一众官员被无故驱赶,藩王们将行宫打扮成灵堂的模样,召家仆入内日日哭灵。宣礼官将所见上报朝廷,多日也无消息,藩王们正暗自得意,皇帝必然畏惧背上宗亲离心的名声,只能忍着被打脸,在天下人面前失了颜面。
但不过三日,便有大队军马把行宫团团围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