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公交车上率先安装投币箱。
。
☆、第三章、阿蔓的多重身份
1994年手机还没有普及【注】,只有昂贵的大哥大,乔若茜不可能带着大哥大冒充打工妹卧底,报料只能找座机。
这一时期广南街头到处可见收费电话,奔到遇上了第一家士多店,她扔下钞票拨号。
第一个号码,不是派她卧底的某老牌大报,而是创办不足一年的某新锐报社老总。
老总筒子有大哥大,因双向收费还死贵,号码很少人知道,乔若茜也就一打便通。
她劈口便道:“我是若茜,重大新闻!在不在办公室?最好能录音。”
老总激动,“若茜”是流浪记者中极敢拼的角色,他想签都签不到,人家想进大报,不知这回怎么找上门,莫非是大报不敢报的敏感新闻?不管,新闻是人做的,端看怎么写,先拿到料再说。当下连主语都省略了,急道:“有录音功能!听到‘嘀’一声就说!”
乔若茜在公交车上便组织好了语言,当下以标准语述清晰地陈述。
她找这家报社是想做大报道——老牌大报的内部机制相对僵硬,黑心厂爆炸了,肯定是要闻版先报简要新闻,然后才轮到社会版深度报道,而哪怕只迟一天,新闻性也大减。今天电台电视台就会抢先报道,明天大报小报一窝蜂狂报某厂爆炸案。某大报的“深度报道”百分百旧闻,她差点把命丢在黑心厂,绝不要吃这么大的闷亏。
报社有千来字就属大报道,乔若茜准备了两千字,以某新锐报的风格,整版报道都能做出来,无非多加几张照片。摄影记者杀过去,拍些远照总行,如果现场被警察大范围封锁办不到,拍一些惊谎失措的居民照片也行嘛,还能丰富报道内容。
她讲的太专注,没注意到后面有人怒不可遏。
怒气冲头的是某保安,他会上那辆公交车是追李晓蔓。上车后乘客们不见待他,李晓蔓更是鼻孔朝天不睬他,气得他一肚火,无论乔若茜会不会在第一个停靠站下车,他都会下。不料乔若茜一下,李晓蔓快如泥鳅越过他窜下车,还跟在某女工的后头跑。惯性作用下,他也跟着跑。先前乔若茜打电话,他以为是报警,恰如李晓蔓所言,这事无从瞒天过海,他也就听之任之。等回过神,听清乔若茜所言,这TM是往死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