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到底还是管理制~度问题,制~度改~革跟不上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但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向来是由上往下改变,记者可不能嚷嚷,否则自己先被炮灰。
李晓蔓又道:“我小时候只呆在李家坳,偶然跟着大人赶集跑到镇上,别的村子从来没去过。李家坳二十多户人家,没一家是正常嫁娶,媳妇不是买来的就是换亲,到县城前我以为那是正常的,女人的命就是这么苦,根本不知道那是犯罪。我mama是买来的童养媳,用一只免子换来的城里女孩。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的事,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地头倒比城里情况要好些,管束不严,大家靠山吃山,没粮食可以打猎挖野菜。听说那几年赶集,镇上经常有成串捆着手的女孩便宜发卖。因这原故,我父亲那一代共妻的很少。”
乔若茜震惊,她查过的资料没有这个纪录。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中,当年全国管束严苛,买卖粮食蔬菜的黑市都被严厉打击,某山区小镇存在“人口贩卖市场”肯定不会记录进官方资料,一旦被上头发现,大帮人判死刑。
想了想,她沉声道:“你只是听说,万不可对杜慎行、于莉他们讲。任何时候你都不能站出来现身说法,否则后患无穷。放心,60年代初的事,有记忆的人多着,我们把镇名、事件写进提供给他们的资料中,他们肯定能找到亲历过的当地人。”
。。。。。。。。。。。。
当天下午三点四十七分,来自南方的记者专机波音737停落省城机场。
这架波音737载客量是130人,实载112名记者。省ZF派了三辆空调大巴来接,每辆巴士上都有接机人员,明面上“务必让记者们宾至如归”,其实是警察穿上便衣混充省新闻厅工作人员。
大巴直接开进停机场,记者们一下飞机便上巴士,前后警车护驾。
想和同行会面的于莉老老实实等在机场接人的出口,等来等去等不着,跑问询处才获知同行们已经走了,气得大发牢sao。“保护”她的便衣忙打电话问,然后告之记者都安排在省ZF宾馆住,回去就能见到。
然而于莉和同行会合注定一波三折,那头记者车队出事了——
从机场到省ZF宾馆一个多小时车程,要穿过街市。而越接近年关买年货的市民越多,大小商场都搞促销打折抽奖。闹市行人如鲫,清道封路麻烦,又不是没有别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