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一分五厘,南京一带卖银一分二厘。而他托那场大梦的福,知道一年后因两淮连续发生旱涝大灾,导致淮盐大幅减产,每盐一斤可卖银三分至四分。这还是官方许可的价格,黑市里的盐不知炒成什么价钱了。
他就笑了一下徐徐道:“兴许我可以帮诸位兄长解决这个麻烦,如果大家信得过我,不妨将手里的额盐份例全部转让给我。当然绝不会让各位兄长吃亏,也让小弟我赚几个零散银子。”
有人拍着桌子怪叫道:“你顾三郎还差银子用,那我们这些人不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顾衡脸上就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叹气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座诸位也不是外人,当知晓我家的情况。我从小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东西,若非祖母心慈早就到阎王殿处轮回往生了。我心中虽有志向奈何囊中羞涩,看能否在诸位兄长的提携下自个挣一份前程……”
众人不免心有戚戚焉,真是每家都有每家的难处。看着风流少年一般的人物,如今却又为了几两银子蝇营狗苟,都免不了同掬一把辛酸泪。
有心直口快的立马就答应,等回家去就把手里的那份额盐牌子送过来。还主动问他手头方便不,若是不方便等这些额盐全部出脱后,再给付银子也成。
顾衡自然是满面感激团团作揖,承诺即便是去借印子钱,也要将诸位兄长的银子一一缴讫清楚。
众人看着傻头傻脑却一片赤忱的顾衡心里不免唏嘘,也不好意思再让他掏银子给今天的饭钱。心想莱州城同茂堂医馆的名声在外,顾大顾二一天在到晚在外面吃香喝辣,却挤兑着自家小兄弟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还要自己费神费力地讨生活。
还有那位汪氏太太,果然如传说当中的心狠无情……
三天之后,顾衡就收了整整五百斤的额盐凭证。本来是没有这么多的,只是本县一位老举人听说此事后,连叹几句“人心不古,道德败坏”,然后就吩咐家人将自己名下的一百斤额盐份例送了过来。还带话说,人只要心存志气身有傲骨,遇到再大的难事都不算难。
当顾朝山听说这场小风波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他既气小儿子在外丝毫不给自己留情面,又气汪氏的厚此薄彼做得实在太过明显,引得外人都看不下去了。
前些日子他无意看见汪氏给她嫡亲外甥童士贲做了一箱子的四季衣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