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他的亲人。
“你不射我射。”奕訢气到不行,以前道光还活着的时候他不敢动,现在道光死了,死无对证的情况之下就算他说太阳是方的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而现在,前提是先把政权拿下来。
奕訢话音刚落,从大队兵马之中突然射出一粒子弹,直接就把奕訢的脑袋射穿了。
一时间,几万的兵马都陷入了寂静之中。
“想要杀我老娘,死了活该。”
这话一出,原先处于震惊状态的几万人似乎都反应了过来,纷纷指责已经身亡奕訢,大家都清楚城门上不可能站上几万兵马的亲人,可是没有人会愿意冒险,他们被奕訢煽动不想继续呆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可要是把他们的亲人杀害了,就算给他们荣华富贵也没有用了。
一触即发的战争在奕訢死后顿时消散,由于奕訢有些刚愎自用,在他死后根本没有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信任,总而言之,这一方的战争在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两场战争,两场爆发的战乱,本以为会血流遍地、尸横遍野的战争就在无声无息之间消散了,那些惴惴不安的百姓一颗心也放下了,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早已经受够了的老百姓只是想要一个安安稳稳能够吃饱喝足的社会,只有吃不饱才会挥起叛变的大旗,只有在吃不饱即将要饿死的情况下才会破罐子破摔。
不乏有野心勃勃的人,可是若只有野心勃勃的那么一个人,而没有人响应的话,就算是天大本事的人也没办法完成叛变。
杏贞和奕詝都是当过皇帝的人,李世民在世时就听从了魏征的谏言把百姓放在首位,更何况这两人,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为过,先是把朝廷整个换血,然后在没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颁布圣旨,把一些思想先在百姓心里禁锢下来,而在有人开始反应过来想要违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老百姓已经尝过新政策、新皇带给他们的好处了,要是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这新政策怎么怎么不好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放弃吃饱喝足税收少的好日子回到无法饱足的贫穷日子吗?傻子才会这么做。
战争一灭,越来越多的人对朝廷满意了,也有家庭心甘情愿把孩子送进军营,至少在军营了,他们可以吃饱喝足并且学到有用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