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过庞昱吃素,不代表府中其他人也能忍住不吃rou啊,庞昱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当一回“贪官”,收了那些乡绅土豪的孝敬,大半的钱拿去赈济灾民,小部分钱拿来赈济安乐侯府。
杏花接过账本才知道安乐侯几乎散尽了家财,知道他受贿也是为了乡民,所以乐意去帮他。
何况那些乡绅都不傻,知道庞昱在设粥棚,而且陈州米粮比金银紧缺,所以送的大半都是米粮,还有一些古玩画轴是拿给庞昱“鉴赏”的。
庞昱对这些庶务不大拿手,前世被包拯铡的年纪太小,对官场不甚熟悉,很多规则没搞明白。不过他在地狱中倒是碰到了不少“狱友”,偶尔他们会跟自己说一些做人做事的诀窍,他牢牢记着其中一个“狱友”跟他说的话——所有的犯罪归根结底就是“钱”和“姓”,所有的矛盾都可以从生产力上找原因,而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尽管庞昱对其中几个词并不理解,比如“科学技术”。但这不妨碍他套用狱友给他的“公式”!陈州为何会闹灾荒?因为适逢大旱,田地中没有水,粮食被晒干了。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赈银买粮,填饱老百姓的肚子;二是引水入田,建水车,凿水渠,保住田地。
前者庞昱每天都在做,后者他已经让李超去找木匠做了,如今水车已经造得差不多了,乡民们听说要开凿水渠,有不少自告奋勇的庄稼汉来帮忙,毕竟能保住田地,谁都不愿离开故土流浪他乡。
不过庞昱也不可能真的让乡民免费帮忙,他还是给乡民们付了工钱,每天每人一斗米。
别小看一斗米,这可以满足四口之家肚子圆滚地吃上一天了,穷人家估计能将这一斗米吃个两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