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守得一方不受侵扰,也没见过对面的西夏人给过他什么好脸色。
对此,小侯爷相当困惑, 西夏人不会是糖衣炮弹,又想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那倒不是。”镇守西北的狄青大元帅笑道,“你如今在北地有了个别名叫‘鬼见愁’, 这些来和谈的人对你都怕得很。”
“什么?!”庞昱皱眉,这是什么别名,听起来就不吉利。
狄青向他解释道:“数年前你与辽商讨和谈一事,回来以后辽国不说元气大伤,也内乱了好一阵,至今朝中仍然斗得血流遍地,你死我活。后来你又去了大理,将本该丢了王位的世子扶持上去,令大宋西南一带再无生出二心之人。前不久你又去了高丽……咳,高丽人之惨状,远在千里之外的狄某也略有耳闻。你说,这份‘跟谁和谈谁倒霉’的能耐,不是鬼见愁又是什么?”
庞昱怔了怔,还能这么算?
这可当真是冤枉,搅乱辽国的又不是他,杀了大理王府三公子的也不是他,在背后谋夺高丽王位的人更不是他啊!
狄青略有不甘道:“如今我这个将军的名头都不如你安乐侯的名头管用了,前些日子听说你要来,对面西夏人立刻将边关两座原本属于汉人的城池拱手相让,这估计是数十年来他们头一回这么慷慨。”
庞昱摸摸鼻子道:“如果这名头真的这么管用,那我就委屈点背着它好了。”
狄青哼了哼,又说:“要是你们不忙着走,倒是可以趁此机会解决掉几个心腹大患。”
“心腹大患?”
庞昱正好奇着,突然外头有人掀开了大帐的帘子,走进来的却是端着茶盏的梅娘。
梅娘已作妇人打扮,于年前嫁给了狄青。
不知他们俩是怎么看对眼的,当日战事结束,白玉堂本想将她带回开封,她却执意要留下,言道自己苦学了这么久的西夏话,留在此地总能派上用场。
实则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估计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反正从那以后,她就没再离开过边关。
李太后为此没少向庞皇后抱怨女大不中留,却还是为了梅娘下了一道赐婚的懿旨,十里红妆抬到了萧关。
此时梅娘脸上已经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女子的成熟,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