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好不热闹。
这两股旋风自然也把丽园男孩儿和女孩儿卷了进来,首先是男孩们加入了进来,他们很快混迹到了球场上,并且把当兵的带到了家属区。女孩们常会骑着自行车,在球场、大礼堂、军人服务社旁呼啸着经过。夜晚,他们也不再圄于家中,而是出来四处游荡。
很快,手抄的乐谱在孩子中间传来传去,他们开始用吉他和口琴,演奏朝鲜歌曲和一些很煽情的知青歌曲。也许是受了浪漫歌曲的蛊惑,丽园的夜晚变得神秘和丰富了,有些浪漫有些情色绵绵的味道。
红善为一个老飞徇情而死的故事,加重了弥漫在丽园的这种气息。在一些女孩的心中,甚至是羡慕的。美人和英雄,多凄婉浪漫的爱情故事啊!
她们在谈论红善的时候满脸的敬仰。
高中生们都在市里上学。每天天刚亮,解放牌大卡车就从丽园开出,把学生和上班的家属以及赶火车的送到火车站广场。晚上八点大卡车再来火车站把送出的人接回去。学生们放了学,离班车到来的时间还早,便在市区各处游荡。溜达够了,就聚在通往丽园的三叉路口上。路口当中有一个水泥炮楼,听说是日本人造的,看上去是有年头了,水泥都已经发黄,但依然结实。这里是通往丽园的必经之路,他们就在这里等待部队的军车经过,不管是拉菜车还是拉煤车,只要一停,就蜂拥而上。
当然,车子有没有是不一定的,给不给他们停也是不一定的。他们经常要等到天黑,饥肠辘辘地捱到晚班车来接。
等车的时候,他们会爬到碉堡上。清一色的黄军装蓝裤子,远看就像解放军占领了碉堡。他们有时会在碉堡上摆各种造型,看上去就像群雕。他们也会拿出口琴吹奏,坐着的站着的一起合奏,有时也独奏。《卖花姑娘》的凄婉,《流浪者》的孤独,叫他们用口琴演绎得淋漓尽致。
上高中以后,男女生暗地里都配了对,互相取乐,好玩而已,其实大多是不讲话的,只是空担个虚名。
惟独格子,连个虚名也没有。人家知道,格子是惹不起的,这倒并不是因为她是师长的女儿,而是她的怪异。她就是不容别人和她开这种玩笑,谁要惹脑了她,你在她眼里就不存在了,特别是她姐姐红善出事以后,别人更不敢招惹她,怕弄出事来。
但不知为什么,北京兵和鲜族兵却为了格子叫起了劲儿。
夜里,格子家窗外,总有嘹亮的口哨声。这声音不能不引起苏青丹的警觉,她把她的担忧告诉了吴天翔。第二天,吴天翔就叫营房股来修围墙。高高的围墙砌好了,但还是阻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