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讨伐了近九个月之久。
九个月的漫长拉锯,宋国不破、楚军不退,两军都逼近临界。此后,有人献计给楚王说:让逃跑的农人回来耕田,士兵作出修建营房长期居住的样子,宋人必然慌乱,到时再一举攻破。
楚王依计而行。
宋人果然坐不住了,当初,宋国向晋国发出求援信息,晋国除了派个使者向宋国喊了一嗓子“晋国的援兵就在路上”外,九个月过去,人就是爬也该爬到了,晋国的援军却连半个影子都没有瞧见。
显见的,流氓大哥又一次耍流氓了。
宋国小弟只好自救。
月黑、风高、四野沉寂。
宋国的城墙上悄悄垂下一个人来,是宋国的左师华元,他悄无声息地潜入楚军,径直来到楚国司马公子返的床前,先把对方叫醒,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与该司马进行一场划时代的交谈。
楚国司马问:“宋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宋国的左师答:“已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境地。”
宋国的左师问:“楚军现在的情况呢?”
楚国的司马答:“只剩下两日军粮。”
双方就各自的机密军情做了一番君子交流后,最后达成一致协议:楚军后退三十里,然后两国结盟。
楚王怪公子返泄露军机,公子返却道:“小小的宋国都有不欺人之人,何况我们堂堂的大楚国。”
于是后退三十里。
于是结盟。
为何要后退三十里?
据说,宋国的左师华元曾表示,哪怕是灭国,宋国也不会接受城下之盟的。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以这样的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那位在宋国枉死的使者申舟的儿子申犀拉着楚王的马痛哭失声,说:“我父亲生前即使知道必死无疑也没有废弃大王的命令,大王答应为我父报仇,怎能出尔反尔?”
对此,楚王只能无言以对。
申犀在楚王面前痛哭一番,回到楚国后又到他的好友屈墨面前痛哭一番,于是屈府阖府的人都知道了,这场战争结束的由来。
我听闻之后,先是对两国权要在战场上的君子做派表示惊讶,同时也很疑惑,不知道这样的宋楚结盟,和当初那样的郑楚结盟,有什么本质区别。
当然,这个疑问,是没有人来为我解答的。
河中小船悠悠而过,两岸人们笑颜盛开。
有人赤足洗涤,有人持兰谈笑,有人互赠芍药,有人佩荠欢歌。
更热烈,更奔放,更具风情,我在旁看得津津有味。
青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