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的亲弟弟竟和他们的侄媳妇、也就是赵朔的夫人君姬有一腿。他们亲自抓赵婴齐的奸,把他流放到齐国去。为此,君姬到君太后那里大哭一场,哼!那赵同赵括两兄弟很快就要倒霉了!”
我:“……”
我实在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因果关系。
叔姬用一脸“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不开窍”的表情看着我道:“君姬这么多年都未生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赵朔的原因。赵氏兄弟做梦都想着赵朔无后,捡了赵朔的卿位,现在突然传出君姬有孩子了,赵氏兄弟能不窝火么?何况赵婴齐一向与他们疏远,与赵朔交好,所以他们当然不会对赵婴齐手软。可惜再怎么样,孩子也有了呀。”
我似有所悟。
正待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等待进一步的解惑时,却见刚才还滔滔不绝的人像忘了自己刚说了什么似的,举着手中的空杯子道:“这个水真好喝,还有么?”
我:“……”
景煜回来后,我把今日遇见叔姬并请她过府的事告诉了他。
景煜包住我的手道:“有人陪婧散心,煜就放心多了。婧今日所受之辱,煜会记得,总有一天,煜会替你讨回来。”
我好久没有说话,心口堵堵的,声音有些哑:“我知道,我也很恨,可是,我更想煜无事,更想我们一家平安。”
他把我抱在怀中,优雅如青檀的嗓音仿佛带了一丝润泽:“嗯,煜知道了,煜有分寸。”
☆、故人
年少的时候,我喜欢轻松愉悦的东西,比如诗乐舞歌,比如奇闻趣谈。
唯独不喜欢读史。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阅历渐丰,双眸笼上岁月的尘埃,眉宇凝上时光的痕迹,那史中理性血腥凝重的东西走进视野,便渐渐淡去了浓重的感□□彩,而有了不一样感悟。
就像,围观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故事。
古人说,读史使人明理,诚不我欺。
景煜不在的时候,我常常独自沉浸在花园的书房中。有时候景煜在,两人也会各执一卷,分坐榻的两端,静静享受阅读时光。
不禁想起赵氏兄弟的所作所为,明眼人一眼就看出的自蹈死路的行为,为何他们就没有丝毫自觉?
明明他们应该读过更多的书,受过更好的教育,他们的周围是赵衰、君姬、赵盾这样更为优秀的人物?
或许这个世上永远不乏这样的人,活得张扬恣肆无所顾忌,最后自然也……死得毫无悬念。
惜乎在他们从生到死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受伤害。
有时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