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没有问汨罗为何这样就可以找到他,也没问他回不回来,只是默默向年轻的挚友道别。于是泪罗走了,住人的小屋又恢复了寂寥。
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夏。秦国大将白起破郢,楚东迁都陈城。就在汨罗离开后不久,消息传至江南。屈原深感大势已去,悲国悲民之际又加深了厌世之意。他写下最后一篇遗作《怀沙》,决定不再留恋如此乱世。汨罗曾经重新燃起他对人世的依恋,可是星火轻易被扑灭,年轻人走后空荡的小屋把诗人逼向比从前更寒冷的边缘。
生离死别。人世无常,何苦留连?
投江前,屈原来到了汨罗江畔。他觉得该见汨罗最后一面,就算无法向汨罗交代遗言,也要传话让他知道自己的决心。他不愿汨罗回到俩人曾同住的小屋,然后才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也不清楚。也或许……他在期待见到汨罗后能改变什么?
这天刚好是端午,汨罗江水反射正午的艳阳,闪着粼粼波光。江畔祭水神的仪式正开场,装饰华美的龙船停泊在码头旁,巫师在祭坛上舞着,两旁鼓乐和谐。屈原无法在盛装的巫师群中认出汨罗,询问四周围观路人却得到“没听过这个人”的答案。当然,无论如何向江上呼唤,年轻渔夫也都没有摇着扁舟出现。
“那么,如果有一天遇到那个人,请告诉他屈平对不起他,枉费了他苦口婆心。”
最后,屈原只能这样向路人交代,然后离开了祭神会场。
失落而寂寥,又寻故友不着,连祭典的管弦在诗人耳中都像悲乐。即使不悲。也让人意冷。国之将亡,人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祭神拜鬼上,这怎能让人不心如死灰?如果神能经由巫师听取人们的祈愿,谁会来传达忠臣义子的死谏?
那一泓碧绿的潭水,可是映照着青天?
“屈大夫投江了!”
消息如同号哭般传开时,祭典正进行到最高潮。祭典的主角江神降临在主祭巫师的身上,对众人传达着旨意。噩耗打断了回音袅袅的神语,整个祭典会场突然混乱了起来,细碎的消息如风声般传开。不少人群丢下祭典往江边跑,更多的人开始哭泣和咒骂。
“安静!”
荒乱中,主祭巫师一声怒喝镇住了人群,随手抄起台上祭品、旌旗拔空飞起。在惊呼声中巫师停在江心,凌空飘浮着。
“汨罗江水听令!”巫师似乎在包肉竹叶上写了些什么,“即刻止流!”
随着包着竹叶的祭肉落水,奇迹似的情形发生了。原本滔滔不绝西流的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