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感觉上很温暖很亲密。可是,我的字写得实在是奇丑,所以常常是一提起笔自己先羞愧起来,虽然是发誓一定要练出一手好字,帖子也买过不少,但总是没有常性,因此,多年下来根本就不见半点长进。近几年,有了电脑以后,我发现,同样是经过我的纤手,不同的操作方式,书写出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自己就像是变成了千姿百媚的模特,拂出了风情万种。给家人,来个楷体,打印的,多漂亮。给报社,来个宋体,多清爽……关键是,再也没有人嘲笑我了,再也不会出现把我千辛万苦写出的稿子看也不看就扔进垃圾堆里了。我现在已经完全不会用笔写信了,我甚至偏执地觉得签几个字都很别扭很有损形象,我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包装得严严实实了。不过,有时候我又会想,键盘上的随心所欲,无所不为是不是同时也换来了一种情感上的很深疏离呢!
(蓓娜)
电话(1)
现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电话。电话本是一种交往通话的工具,但使用它的是人,于是它传递着人的信息、人的情绪、人的心情。于是又有了激情电话、火速电话、骚扰电话等等。你睡得美美的时候,突然撞进一个打错了的电话,你扫兴不扫兴?你和心上人聊得正欢时,进来一个老板电话,你的心情会怎样?从电话中窃取经济情报
工作的很大部分时间都与电话有联系,时间长了,凭经验可以很准确地辨别出电话的来
源,比如猎头的、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的、各类推销员的。大凡很理直气壮地找某某总经理或负责人,又具体说不清楚姓名的,一部分来自保险公司,另一部分可能来自推销员;凡先报出一个听不懂的英文公司的名字,然后很快速、模糊地说有一个可行性项目需要找相关负责人,问出名字后又立即挂断的,可能来自猎头公司。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接触的人,任何一个有化学反应的陌生电话,我都可以很熟地与对方聊很久;我也是一个特别容易套出话的人,三下两下,对方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公司的底细。不知是否属于一部分上海人的崇洋媚外的原因,如接听一个说外语的电话,我会格外的礼貌与耐心,当然除了一些故意说英语的本地推销员。
有一次,接到了一个想来我公司招聘的老外的电话。最终也没听清楚他的背景、学历、经验如何如何,就俨然像对待潜在客户一样,细致地介绍了公司的情况,目前的客户群、我的学历背景、在公司工作的情况等等,以至谈得非常投机,最后,很自然地交换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并且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