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餐馆来只是想美美地吃上一顿,和要好的同事安静、轻松地聊聊天,放松一下绷了几小时的神经。
而且个别人的谈话内容是属于商业机密的,比如我就听到别人对着手机不停地说什么中国哪里生产的安全面具在美国畅销的事情。我觉得这样的“商业精英”是不值得人们信任的
。
如果你有客户,却仍然和别人大打手机聊天,不仅冒犯了其他客人,也是对你自己的客人失礼。因为他们不得不干坐在那里,看着你在那里眉飞色舞地和其他人聊天。客人会误以为自己不够重要,你并不完全重视他。
所以,无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形象礼仪出发,我都觉得吃饭时应该关掉手机。
(走走)
短信(1)
很像一个身心疲惫的人,喝上一口浓浓的咖啡,给在街头上急急走路的年轻人一种清香,给办公室忙得透不过气来的office小姐注入一份刺激。它不同于QQ,也区别于电话,更是信函不能比拟的一种现代人交流方式。而时尚一点的人,把它作为生活中的调味品,想念、孤独、发泄、沟通、传递、搞笑、恋爱、友情等等,都可以动用这种“轻武器”。她有时像天线一样敏感,有时像咖啡一样清香。不少年轻人对我说:“无法想象某一天我没收到过一条短信息,这样我会憋死的!”都说高科技是冰冷的技术,然而短信息给了那些生活在水泥
森林中的年轻人,更多的是温柔与“性感”,欢乐与快捷。感谢这种有情感细胞的通信技术,让现代人多了一个情感呼吸通道。我们的“视界”多姿多彩
“稀奇,稀奇真稀奇,七只乌龟在蹦迪,六只狮子下象棋,五只狗儿在吃梨,四只驴子追明星,三只老鼠拍三级,两只螃蟹打太极,要问什么最稀奇?一个傻瓜看信息。”收到这样一则短信息,你会生气吗?当然不会,兴许你还笑得露出了整形的牙箍呢?在鼾声正浓的深夜,收到“姿势不对,起来重睡”这句问候,说不定,你不但不恼,还睡意全无,抓起手机来个更绝的。
在短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触摸它,它比网上的QQ聊天更过瘾,因为我们不可能整天背着电脑到处跑。比打电话要含蓄,它把你平时不想说的、不敢说的、不好意思说的统统用那按钮编译成文字,在这城市上空传送。于是,发短信息成了等车、等人乃至在洗手间里,排遣内心郁闷和寂寞的一帖良药。
当然,如果药方配错了,这良药也会成毒药的。情人之间发些暧昧的情话,煽情的语句,无可厚非。但如果纯友谊的异性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