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会给品牌“定位”,然后选定“目标消费群”,进而发动攻势,让消费者和某品牌的某产品结成姻缘。而消费者也只能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挑选喜欢的品牌。
在我们的社会里,经济永远发挥着无可估量的威力。
如果你具有一定消费实力,你可以选择国产金杯,而不是BMW、奔驰;可以选择班尼路,而不是BOSS、LOUIS VUITTON;……不过,人家可能会怀疑你的品位。如果你仅仅是中下工薪阶层,你也可以用几个月,乃至半年以上的积蓄,买只GUCCI的手表戴戴,然而,可能会被人家认为是襄阳路的大兴货……你可以拥有很多品牌,这当然是合法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只要你“喜欢&要得起”的话,一切NO PROBLEM!
目前,商家竞相提出这样的口号——“品牌忠实度”。类似牧师教诲孩子们,要对“婚姻”、“配偶”忠实一样。如果值得,当然会忠实。IBM,多么响当当的牌子。我用IBM的NOTEBOOK,都觉得脸上有光彩,虽然它充其量也就是“蜗牛族”一员。就像同英国皇室联姻般感到自豪。而且,我会对它忠实到底,再换电脑,我还是会选择IBM。
我玩MINOLTA的数码相机,因为他专业,具有成熟魅力,我不喜欢OLIMPAS的脂粉气;我听KENWOOD的音响,因为他比JVC、SONY专业,音色好;牙膏我一直用高露洁、佳洁士,我坚决不用美加净;我喜欢喝喜力,因为我喜欢他的颜色……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品牌意识较强的消费者。不喜欢,再好也没用;喜欢,但要不起,也同样没用;“喜欢&要得起”就是我的品牌意识。
所以,我永远在“门当户对”中,挑选我的品牌。
(平成)
让心情跟着品牌好起来
闲暇时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逛街,那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应接不暇,让我也无从选择。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总有一块牢固的领地,那就是对品牌服装的情有独钟。
许多人对品牌的认识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品牌物品的本身,恨的却是它的价格不菲。相对于工薪阶层,毕竟用自己仅有的工资收入来应付品牌的昂贵价格还是有点拘谨的。于是出现有些女士会为了买一件品牌衣物而狠狠地节约自己其它方面的开支。短暂地支付昂贵价格的难堪过去之后,心情还是无比的欢欣。又拥有了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怎么会不开心呢?
品牌(2)
有人说:女人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办公室里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