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我依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条路。我不是什么看破红尘的圣人,只是个普通的中学生。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最在意的还是老师的评语和家长的脸色。如同上司的夸奖和奖金能激励下属,他们的赞扬与奖励也同样能激励我,让我更努力。鸡头对我来讲比凤尾更有价值,因为它能够满足我对赞美与自我肯定的渴求。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到自己活着的意义。说我是个急功近利的浅薄之徒吧!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赞美与喝彩,跻身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列。或许这不明智,但是如果你要出人头地又不想承担太大的风险,这便是条再好不过的出路了。
只有一件事提醒我这世界上还有苦恼存在:我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而自己也日渐自我封闭起来。以前那个欢蹦乱跳,活泼开朗的小男孩被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学习委员。在我的身边找不到一个能容许我讲真心话的人:母亲忙忙碌碌没有时间顾及我的感受,就算在家也只是过问一下我的学习而已;老师不屑于了解我的感受,只在乎我的成绩提高了没有;在同学眼里我本来就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况且还比他们年长一岁。长期独处让我变得不善于与人交往,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先入为主赢得别人的喜爱。为了避免遭遇党同伐异的噩运,我从来不跟他们说起自己的那些往事,这令我与他们之间相安无事,但也使我失去了得到知心朋友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依靠埋头苦学来排遣内心的孤独。摆出那副模样实在是无奈之举,它太容易叫人联想到将头埋在地下躲避危险的鸵鸟。可除此之外我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呢?我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不可能理解我的感受,因此我只好装聋作哑,与他们嘻嘻哈哈的开着无关大碍的玩笑,却没法拉近彼此的距离。每逢想到这点我心里便充满了孤独和失落。直到有一天,面对一个人,我终于袒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喜怒哀乐。
她是隔壁班的。我不想说出她的名字。她是我心中最美好也是最遗憾的回忆。认识她是在我们班和隔壁班组织的“讨论学习”课上。当时每五或六人分为一小组,按照座号我和她被安排在同一小组里。整堂课90分钟,我和她只有三两句关于课文内容的交谈——学习是我在学校里与他人交往的唯一途径,但对我来讲这已经足够大致了解一个人了。
她有一双灵气十足的大眼睛,常常提出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虽然表面看起来和普通学生没两样,但在她身上我发现了一种东西,一种我已经丢失了太久的东西。这样说很自私,好像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才接近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