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完,苏骁骁扭过头去,可怜巴巴地看着萧暮手中那一叠卷子,有种高中分科前地理又不及格的悲壮感。
萧暮请一个书童把卷子发下去,唯独留下了苏骁骁的,意思是要留堂时给她单独讲解。
对于这种特别待遇,苏骁骁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她昨天才调戏了他,万万没想到现世报这么快。
不过……怎么朋渊不在?
然而没人给她思考和怀疑的空隙,萧先生要开始讲课了。
“在我的课堂上不用大家繁文缛节行礼作揖,只管盘坐好认真听道便行。”
说是如此,但在苏骁骁心里却觉得光坐就已经是很累人的事了。
“大家都不是需要启蒙之岁,所以三字经百家姓这类的东西无须我教,想必在家中多少学习都有涉及,故而便略过不提,苏骁,你可知四书五经为何?”
苏骁骁心道这个可难不住她,便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仪春秋。”顺口得很。
萧暮皱眉道:“仪?”
苏骁骁心中默念了一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仪春秋。
觉得没错,于是点头。
萧暮叹气:“是‘易’不是‘仪’,唉,无渔,你来告诉她《易》是什么。”
莫无渔道:“乃《周易》,又称《易经》,乃伏羲氏、舜帝、周文王、周公以及孔子共同所著,含盖万有,纲纪群伦。”
苏骁骁听他云里雾里一番绕,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理解,心道:这五个人都不同时期的还能扯到一块儿去?中华文化果然太博大精深了。
萧暮听了莫无渔的回答却很满意,又问尚逍:“那《周易》所讲为何?”
尚逍答:“《周易》讲究的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有六十四卦,变幻无穷息息相关,弥纶天地,大道之源,可谓广大精微,包罗万象。”
萧暮又是很满意地一点头。
苏骁骁这下是真的听的糊里糊涂了。
萧暮道:“卦卦不同,卦象可解,虽有可循,但亦可随时而改,讲究的是由因及果,变法自然。《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是所指最早易经之由来,天大物博,是出于对万事万物变化的推测与启迪,玄妙非常,不可一日妄断,可学习,而不可妄言掌握。然而却有人滥用衍卦之术,你们可知道?”
先是沉默。
然后符暄倒是想起一事。
“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