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吗?丫头?”晨曦微亮的幽暗房间,苍老的声音由床畔响起。
“婆婆,是我。”灵巧地关上门,房萩筑很快便找到老太太的所在位置。“我回来看你了。”她坐上床畔,伸手抱了老太太一下。
“丫头,你好久没回来了。”自上回一别,至今隔了将近三个月,是自她到台北读书、工作以来,间隔最久的一次。“最近都在忙什么啊?”拉着她的手,房苏月英透过不甚清明的光线凝着她。
“还不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她避重就轻地撇开最忙的事不谈,怕给婆婆造成压力。
她知道有些事根本不是婆婆的本意,例如她的婚事。爸妈在打什么主意,她心里清楚得很;早在她大学毕业前夕,母亲就来电告知,倘若她在二十五岁之前还没找到“适合”的对象,就必须回到老家接受家人相亲的安排。
而爸妈所谓“适合”的对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家境富裕。富豪或土财主自是最佳,至于相貌,看得过去就可以了,他们并不强求。二,职业一流。最好是“师”字辈,能日进斗金那一种,譬如证券分析师、医师,就算是算命师也无所谓,年龄不拘,只要收入养得起老婆、孩子,还能存些钱就行了:唯一例外的,就老师不行,因为收入实在太有限,没啥“钱”途。
第三点是最让她嫌恶的了,就是“无人争家产”。他们的意思,最好是独子或兄弟姊妹死光光的那种男人,既具备之前的两个条件,又仅有一人足以继承,自然大笔遗产全数落入一人之手,房家也许还能凭借姻亲关系,多少得到些“好处”。
假若无法三条件俱全,至少第二个条件得符合才行,否则房家不予认同。理由很简单,万一对方家无恒产,又没遗产可继承,至少她嫁出门后,不至于因经济拮据而向娘家“调头寸”;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断无回头向娘家伸手要钱的道理!
这种刻薄的条件,是男人都会退缩。今年她已二十四,只剩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找对象了,如果努力到这个地步终究不能成功,那地也只有乖乖回到老家任爸妈安排。
谁教她是房家的长女呢?
“是吗?”房苏月英昏黄的眼微微一闪,通着她不了解的晶光。“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她问的还是同一个问题。
“婆婆!”房萩筑心下一惊,以为婆婆患了老年痴呆。“我不是说了吗?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柔嫩小手抚上老太太满布皱纹的老脸,心头满是不舍及酸楚。
沉默了好一会儿,房苏月英缓慢地开了口。“你变漂亮了,丫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