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资金都是用来买盐了。
至于为什么明明身处四面环海的岛屿,占据了足够有利的地形,但西奥多家历任家主却还是从外面买盐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所学到的煎煮法并不完全,支出的柴薪和所得到的盐产量不成正比,而且费钱费力后得到的还几乎都是无法食用的粗盐。
玛莎觉得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已经尽力了,就算是在她那个世界,也不是所有人一上来都懂得更先进的晒盐方法的。不过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有她这么一个金手指在,就一切都有可能了。
其实作为一个只知道吃吃吃的普通吃货,玛莎并不太关心盐是怎么来的,要不是当年有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她完全不会对这个感兴趣。而且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她又因为毕业课题的事跟晒盐纠结了三个多月,这才有了现在的“不思量,自难忘。”
好吧,她只是怀念以及吐槽一下过去的生活而已,没别的意思。
当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后,玛莎在伊戈尔等人的陪伴下,第一次踏足自己领地中的另一片区域——右翼副岛。在她来之前,这里已经按照吩咐开始了垦荒工作,虽然目前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但用来做实验也是够了。
最先完工的一小部分垦荒出的盐田都选在了临近海边、光照充足的大片平坦的滩涂上,这是最方便改造的地方。其他的地方被列在了第二期工程中,西奥多领地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只能一点点慢慢来。好在说是一小部分,但其实也有着几百亩的样子,如果实验成功,晒出的盐也足够近期使用了。
按照玛莎提出的办法,盐田被平均分成了两部分,一半为蒸发池,一半为结晶池。奴隶们先将一部分海水引入了蒸发池进行晒蒸,等到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半成品盐水倒入结晶池进行下一步晾晒。
经过几日的连续日晒,海水就会渐渐转化充满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继续晒下去就能得到可食用的盐。虽然也是粗盐,但却比蒸煮法弄出来的要好一些,然后再经过进一步加工,又白又细的食盐就会出现了。
所以这套方法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太阳,只要日光足够充足,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食盐。就算偶尔有几天阴天或者下雨,只要做好防护措施也不会毁了正在晾晒的食盐,真正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这样挺好,继续吧。”玛莎视察完毕后又坐马车回到了珊瑚庄园,这一来一回足足用了她一天的功夫,在感慨自己领地版图广袤的同时,玛莎深深为交通不变感到忧郁。
就这种速度和颠死人的马车,她到底能不能活着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