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言:天现异像,主有战事。
二天后,乙卯日。
周人派将军独孤盛率领水军直以巴陵、湘州,独孤盛与贺若敦互相配合,水陆俱进,本朝太尉侯瑱(音“慎”)在寻阳抵御。
辛酉日,天嘉帝又遣徐度领兵于巴丘与侯瑱会合。
冬,十月,癸巳日,侯瑱袭破独孤盛于杨叶洲,独孤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
胜仗后,侯瑱自上奏折弹劾自己太过谨慎,以致错失灭敌良机,此时,我们方知,初交战时,正值秋水泛溢,独孤盛、贺若敦粮草被我军封锁,军中粮草快要断绝,于是周人分军抄掠,以供资费。贺若敦惟恐被侯瑱知道其粮少,于是在营内将土层层聚积,再在上面撒上米,随后周人召来邻村人,每有来索粮之百姓,周人无不慷慨赠粮。那时侯瑱听说后,被假象蒙蔽,信以为真,并不敢真正发大军前往征讨。
同时贺若敦又增修营垒,广造庐舍,表现出一副要长留之地,与我军对峙之态。而侯瑱不发兵也不退兵,仍与之僵持。
我军粮草渐少,于是当地百姓乘着轻船,载米粟鸡鸭以饷侯瑱军。贺若敦听说后,就假装为土人装船,其实埋伏兵士于船中。船快接近我军时,侯瑱军中众人望见,以为饷船到了,赶忙前来迎接,周之兵士涌出,尽擒我军前往迎接粮草者。
又有好几次,周人诈降,混入我军后尽情厮杀。
从此以后,但凡有馈饷及投降者,侯瑱犹谓之有诈,拒击之。
直到后来,侯瑱放手一搏,方获胜。
得知这一切后,天嘉帝并没责怪侯瑱,反而温言慰问前方诸将。见帝如此情深义重,侯瑱老泪纵横,誓言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侯瑱已败独孤盛,我们该全力对付贺若敦了。”
书房中,凝望着墙上的地图,他皱眉思索着,“独孤盛已败,剩下陆上的贺若敦……贺若敦……该派谁去与侯瑱联手?”
贺若敦乃周之名将,侯瑱一人去,是怕会力有不及。我沉吟道,“不如……派侯安都,可好?”侯安都骁勇善谋,天下皆知,派他去,胜算应该很大。
“侯安都……”他在屋内缓缓踱步走动着,认真思考我的提议,“侯安都……他太危险,我不放心啊。”
他会不放心侯安都,也是意料中事。侯安都知道他太多秘密,若兵败被擒,不能排除他会不会做出叛主之事?何况,那年重云殿失火,侯安都的一切都太过可疑。若他身领重兵,与人勾结,发动兵变……--哪里放得下心来?
只是,朝中与侯安都同级别的各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