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运算的结果有可能是个死循环,那么她也会采用和我同样的办法来解决吗?这个办法还有什么我未知的遗漏?还有玛丽娜,那个比石佛李昌镐还少年老成的少女,那个纵横欧洲引来业界一片精叹的绝世天才,难道她竟会蠢到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去重新写算法而不是绕开模型?那么她们又会用什么招数呢?我越想越觉得这里深不可测。想来想去也没个辙,算了,后天就要交论文了,我已不可能推倒重来,干脆先搁下它。
这一觉直睡到了中午,孙董和杨婷早起来把最后的整合弄完了,剩下的只是上试验机了。运行的结果不错,只是觉得机子的速度不是很快,想到这个计算量也比较大,我想这也算正常吧,就吩咐休息,自己喝了点饮料,躺在床上,昨天那个念头又浮现出来。
突然想起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一流的科学家精通运算推理,只有超一流的科学家才运用想象解决问题。是啊,当人类关于飞行速度的想象还停留在亚音速的时候,爱因斯坦想象了用光速飞行,所以他发现了质量也会变化的相对论,还有玻尔。。。(唉哟这部份我数学基础差编不出来了,哪位趣友补上),我突然觉得象这么复杂又这么限制条件而且缺乏充分数据的建模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还要在模型之外再下点功夫才成。
一觉醒来,日上三竿,孙董和杨婷早已坐在电脑面前开始整理论文。我躺在沙发上,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从沙发上坐起来,揉了揉惺忪睡眼。
“神童起来了?”孙董关心的问我,“昨天是不是很晚才睡!”
“是呀,模型改到三点钟才改好,”我走到我的电脑面前,敲了一个键,去掉屏保,看了看电脑屏幕,高兴的说:“嗯,好不错了,模型已经优化完了!”
“真的!YEAH!”杨婷兴奋的叫了一声,“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开始运算了?”
“嗯,先去比赛的服务器上看看到底有多少数据需要运算!”我一边说,一边登录到比赛组织方的数据服务器上。
“靠!居然有50个G的数据量,疯了!”我吃惊的看着举办方提供的数据文件,立刻从半梦半醒的状态清醒过来,“用我们这三台破PC,估计一星期都算不出来!”
杨婷和孙董也跑过来,吃惊的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文件大小,“难怪举办方竟然会提供专用的运算服务器,看来是有备而来!”
“孙董,你把数据导到运算服务器上,并加载到运算服务器的数据库里面,杨婷,你负责把我们的模型程序也迁移到运算服务器上,我先研究一下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