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维权之事与你无关,那我们就不谈它了。”
“不不,我记得你刚才说‘业主维权’是绝好的新题材。是吗?”
“你这家伙脑子确实灵光!我知道你一定会兴趣这个题材。我刚才是说小区业主维权斗争,将是今后几年最有看点卖点的题材之一!”
“这就对了!在商言商。有看点卖点的题材就跟我有关系了。这个题材我订了,争取上明年规划。你先考虑一下,等《泥腿子勇闯上海滩》这部戏拍完之后,就接着拍《业主维权》如何?”朱耿龙虽然平时大大咧咧的,但抓题材异常敏感也很准确,对待事业十分执著,工作上的事绝不马虎。他不但雷厉风行,而且如果没有遇上不可抵御的外来压力是绝不会食言的。
赵明很喜欢朱耿龙的性格,一听他的表态也马上高兴地说:“好。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不许反悔!”
朱耿龙瞅着赵明说:“哈哈!你中了我的激将之计了。我是考验一下你对这个题材是不是有激情呢!英雄所见略同。好了,就这么定了,连文学剧本也由你执笔,如何?”
赵明粲然一笑,说:“刚才我就纳闷儿,朱小弟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老实告诉侬,自阿拉辞职搬离电影制片厂宿舍,买了一套二百多平米的复式楼。咳,那里的事也会让侬七窍生烟。所以,阿拉也是业主维权的积极分子呢!”朱耿龙得意地又露出了浓重的乡音。
“太好嘞!侬以后可要传经送宝啊!”赵明也学着上海腔说。
“可以的。不过阿拉不如侬德高望重有人缘,不是啥业主代表更不是啥业主委员会委员,只是一个坚定的支持者——敲边鼓跑龙套的。”朱耿龙说道。
“我原本也只想在正义维权斗争中不要当‘无功而收益’的旁观者,现在可能会陷进这个旋涡哦。”赵明担心地说。
“哎,赵导,这种事情要是陷进去就难以脱身,你可要小心一点喔!”朱耿龙提醒道。
赵明觉得房间里的烟味太重了,站起来把凉台的门打开,朝着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他心里有一点不平静,脑海里蓦然闪现出孩提时跟着母亲参加“普选”的情景: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事——他家的前堂后厅都住满了解放军,自己还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晚上,政府借了隔壁邻居的大厅堂举行区人民代表普选。他看到五个候选人肩披红缎彩带坐在大厅中央,背靠着两张大户人家办红白喜事常用的长方形茶桌,桌面上摆放着五个大瓷碗。穿土黄色制服的干部给每一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