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二胡——从某种程度
上说,莫大是一个打外地来汴梁的民族乐器商人。
“我这不是卖的,”莫大很认真地说,“我都是带出来拉拉看,看声音怎么样。”
莫大说着话的功夫换了一把琴,继续一本正经地拉他的《凤求凰》。莫大号称“悲
怆歌北道,惆怅看中流”,这是后来杨康给他起的绰号,因为他在北道街和中流路交口
的汴京大学门口一拉就是五年。他和那些初出道贩卖盗版光盘的后生崽不同,见的世面
大了,知道彭莹玉这种校警也就是看起来像警察嘴上比较硬,其实是所谓“经济民警”
,并没有抓人罚款的权力。
“民工!”彭莹玉从牙关里挤出这两个字,捏紧两只拳头瞪着他。这个老贼头道行
不浅,令他束手无策。
《凤求凰》……琴声如丝缕不绝,莫大则巍然不动,充分表达了他对这种世俗看法
的不屑和本身出尘的风骨。
“嗯?你干什么的?”看到郭靖一直向自己这边呆望,彭莹玉丢开了莫大,粗声粗气
地问他。
郭靖一身蒙古袍子配球鞋的打扮,脏兮兮的羊皮袍子下像是藏着无数骨药小扎刀什
么的。这种冒充少数民族出来骗钱的,彭莹玉见得多了。
“我……我,”郭靖努力想让自己说话平静得像个城市人,不过蹬了快一个小时的
车,又被身上的老羊皮袍子捂出了一身汗,他的脑子好像比平时更迟钝了。
“你,你什么你?”彭莹玉断定郭靖不是什么好货,“没事不要在学校门口停留,
今天开学,我们要接新生呢。”
“我……我是来报到的……”
“报到?”彭莹玉怀疑地扯过郭靖手里的录取通知书,两只小豆眼盯着上首的名字
和下首的印章仔细研究。如今这年头活字印刷术大流行,文凭都能随便买,五百块专业
任选还奉送论文一篇。
“嘿,哥们,”旁边有人拍了彭莹玉的肩膀,“别看不起少数民族的同学啊,就算
人不是这的同学碍着你什么事情了?人想跟这站着凉快一下不行啊?”
彭莹玉一转身,一个嚼着口香糖的小子双手抄在裤子口袋里,正懒洋洋的缩着双肩
站在那里,对他和郭靖龇了龇牙。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懒得打招
呼。
汴京大学嘉佑一届,生物技术系的杨康,就这么走进了我们的故事。
杨康本想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