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说:“是聊天。我经常和身边儿俩女生聊天,和她们去玩——她们比我大,而且说得特具体,我恍然大悟,暗喜终于知道了。”宇翔也说:“对性的了解还是和朋友一起聊天得知的。”让人刮目相看的是,2003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到来前夕,北京两个男中学生林伟峰和陈曦,向北京市计生委递交了自己做的中学生性教育调查报告。
据当天出版的《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报道,北京汇文中学的林伟峰和人大附中的陈曦都是高二男生。他们的调查是从2002年开始的。他们自学了《教育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初中卷和高中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本市6个城区,8所普通中学内5个不同年级的1500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初中生大多数人只是“非常了解自己,但不太了解异性”,女生尤为突出。学校在开展性健康教育的课程时,更应让男女生一起来听课,共同学习性知识。
男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没有跟孩子讲性知识,只有近1/3女生的父母讲得很全面,有近1/3的父母没有跟孩子说,其实不听父母讲的孩子占极少数。通过和父母的访谈,发现现在的父母多数都表示希望孩子能更健康地了解这些知识,但他们不知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这份调查表明:各年级的学生期望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基本相同的,他们最希望的途径依次是学校课程、同学朋友间的交流、父母指导、热线咨询、学校咨询室等。他们最期望的这些途径都具有交互性。
调查中,中学生们希望学校对性健康教育能提高重视程度,教育管理部门最好制定教学大纲,安排出固定的课时,并经常监督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另外,他们建议教育部门:学生最好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像教他们“1+1=2”一样,等他们真正步入了青春期,也就不会觉得青春期这么神秘,就会平静地面对青春期的到来,这就避免了教育的滞后性。
另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这次非同寻常的调研活动起因于一次作业。陈曦所在的人大附中要求交科学实践课的作业。陈曦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他发明的《优化局域网》在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获过金奖。于是,他找到初中好友林伟峰,开始这项自己策划已久的“庞大计划”。
谈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性教育这个课题时,陈曦说主要是因为初中的一次经历。那时上生理卫生课,按照要求会安排同学们观看教学电视片。可是,当时教生理卫生课的老师说,要把录像带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