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讲,这是最佳的投资方案。回报率也是最高的。有的人的看法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于晶咳了一声,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静。她笑笑说,“肖助理,听了你算得这笔帐真是让人兴奋。可见收购药厂的利润是可观的,甚至可以用非常可观来形容它。可风险呢?螳臂捕蝉,麻雀在后啊。即便是按你所说成功收购,可市场呢?现在的市搀规律是以销定产,你的生产能是受制于销量。众所周知,现在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们的销售队伍需要重新组建,可以说是一切从零开始。这种时不要想得太乐观了,况且人家开出的是8000万呢……”
她喋喋不休的还要说下去,陈斯洋敲了敲桌子打断了她的话。
“好了,大家的意见已经很充分了……对收购药厂的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收购第一制药势在必得!我们是有先决条件的。除了它的债务之外,职工我们可以全盘接收。我完全同意经贸部的底数,也可以说是报价。如果不行那就再增加1000万!这事由肖楠全权办理。好了,就这样定了。”
第七章
陈斯洋推开了经贸部的门,“肖楠走啊,和我出去办点事。”
“好啊。”肖楠拿过背包。
上车时陈斯洋告诉她,“今天池玉笙他们公司开业。”
“哦,好事啊,看来是你的同学当总经理了。”
“是啊。”
“总经理准备送点什么礼啊?”
“我让于晶订了一对花篮送去了。”
肖楠看看车上的电子表:十点半了。
“11点18才剪彩呢……”陈斯洋说。
“要要要发,很吉利啊。”肖楠说。
“是啊,会选时辰。玉笙啊,为承包这个公司真是不容易啊。前后小半年,上次你见到他时就来和我商量……可他没竞争过,别人上去了,他说是钱送少了。可那人上周出车祸死了,局里又让他干。”
“看来他还有这命啊。”肖楠说。陈斯洋一笑,“也许是吧。”
近一段时间,陈斯洋经常带肖楠参加一些贸易洽谈之类的场合,他是有意让肖楠增长见识。肖楠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也使她对陈斯洋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全方位的观察。她发现陈斯洋的知识面非常丰富,这使得他在谈判桌上挥洒自如。不像有些人那样,知识单一,谈到一些专业性问题,和所学专业外的东西时会出现卡壳现象,顾左右而言它。甚至会影响谈判,影响成交。浓厚的文学功底,在谈判中为他增添了不少亮色。交谈中,他那精辟的见解,诙谐幽默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