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是……”
董启光抽出一张芦苇叶递了过去:“我们也用箬叶,不过我师傅还教我用这个。我们只用一张叶子裹,小巧些。”
邱端甫瞧了瞧芦苇叶,原来,芦苇叶还可以裹粽子?这倒是头一次。
赵希厚早就闻着粽子的香味,等不及了,要了小剪刀,剪开细线,开了粽叶:“好香!”
“怎么着是黑的?放了酱油?”邱端甫再次感到惊奇。
“是,有什么不对么?”
邱端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忙摆手:“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我姐姐裹粽子从不放酱油。”
“裹肉粽也不放。”
“我家没裹过。但是我想我们那应该都不放酱油的。雪堂?”邱端甫向身边的赵希厚询问起来。
可是赵希厚早就等不及,先吃了。
他闭上双眼,享受着美食带给他的乐趣。
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香鲜,入口肥而不腻。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邱端甫点头道:“这数点黄梅雨用的最好。我也一首。”邱端甫慢慢的开了口,一字一句的念道,“大官角黍菰莆香,彩绳万缕红霞光。天恩敕赐下丹陛,筵侑以黄金觞。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殍千家哭。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朝挽飞粟。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
“这个不好不好,换一个。”赵希厚听着邱端甫又想到前面的,只叫他换一个。
瑞雪忙拦住:“我觉得不错。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这跟方才朱大哥说的相应,这才好。”
朱能摇摇头:“我可听不大明白,不过‘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殍千家哭’我却明白,可是说现在米价高,百姓无米下锅?”
邱端甫点点头。
一时间大家都说好。
“你们说什么呢?这么高兴?”商可胜同崔怀光联袂而来,一时间屋子里又开始让座。
商可胜连忙让他们坐了:“你们坐。朱能你坐。我不过是进来喝碗姜汤,一会儿就走。”
董启光又让学徒去拿了些粽子,道:“赵公子同邱相公在吃粽子,他们性子好,做了诗。赵公子说邱相公的诗不好,瑞雪却说好,我们都听不明白。”
商可胜“哦”了一声:“不如二位再念一遍,也让我听听。”等听了邱端甫的诗,商可胜的双眼一亮,含笑道:“邱相公的诗很合当下境况,只是议论国事,若是传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