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说他没看过,我说你一个番邦人士看不看有什么要紧的,让他赶紧说。胖子倒是忙不迭的点头。吴二白冲瞎子道,那我就大概给你讲一下。
《山海经》至今成书年代和作者都不可考了,有说法是先秦,也有人说可上溯至夏商时期。作者也是五花八门,大禹、伯益、夷坚……
我打断他说,你就捡紧要的说,和这鱼没关系的就不要讲了。
吴二白怒道,你着急就一边等着!我只好闭嘴。
他还缓了缓,想了下自己讲到哪了,才接着说:“内容过于芜杂的我就不提了,只说相对单纯的《大荒经》,《大荒经》普遍认为成书早于《山经》和《海经》,大荒之地就是诸神之境,日月出入,海水流归。在《大荒北经》中描述了那场最著名的战争,黄帝与蚩尤之间的大战。”
瞎子插了一句,怎么又有个北字。
吴二白颇欣赏的看了他一眼,道,或者是巧合,也或者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北经上提到的人物太多,但有几个非常重要,比如夸父。
《海外北经》上说的故事是,夸父逐日,因为干渴难忍喝干了黄河与渭河的水,但依然不解渴,又朝北方的大泽赶,但还没到就渴死在了路上。他的手杖化为了一片桃林。但在《大荒北经》中则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住着后土的后人。夸父身上有四条蛇,逐日影。应龙先杀蚩尤,又杀夸父,归于南方。
这样说来,夸父是在那场部落大战中被应龙杀死的,但其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深思。比如,夸父身上有四条蛇。”
胖子说,四条蛇,这得被缠成木乃伊了。
吴二白摇头道,所以我推测也有可能是纹身,身上画了四条蛇的部族首领,你觉得更像是什么?他问我 。
我想了想,不确定道:“大巫?”
“你要记得,夸父手里也是有杆的,在他死后化为桃林,桃木杆,拿一根桃木杆在手里的人,不是巫是什么?
夸父逐的不是日,而是日影。他手中的杆是用来测日影的,就如同后期的日晷。在那场战争中,蚩尤与夸父一方大败,蚩尤部被迫向西南转移,那些神话与传说有時候並不是完全的空xue來風,其實世界各個地域的傳說輿宗教都有這種例子,有些信息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