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两人,恍若昨昔。
“你要孤军深入去邺城我不反对,但我要随大军一同北上。万一有所差池,也能借亲自迎亲之名,立刻挥军接应。”李睦对这场“亲事”答应得全无压力。因为她深知曹cao一旦得胜,就会立刻南下,到时候还会不会嫁个女儿过来,还实在是说不好。
乱世里的联姻,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可以在一朝一夕的变数之中,变得很不容易。
“不妥。”然而,周瑜却是摇头,“疑兵之计,在寿春已经用过,岂可再三行之?”
他突袭寿春时,两人用的就是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一明一暗分两路出兵,曹cao吃过一次亏,这回又岂能不防?更何况,周瑜更不想她再赴阵前。纵然李睦定然不会冲杀在前,久驻军营,到底辛苦。
李睦却眼睛一眯,露出个灵黠的笑容来偏一偏头:“曹cao知道你擅用兵,更知道我们知道他擅用兵,怎能相信我们同一个计策会用两遍?”
这句话说来拗口,可周瑜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周瑜和曹cao,双方都是聪明人,更都知道对方是聪明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一方是真的做了件傻事,也会被另一方当做是故作玄虚。凡事都往复杂了想,恨不得算尽一切,料断一切,这是聪明人都有的疑心病。而曹cao无疑就是这种聪明人。
周瑜正自沉吟,心念飞转地盘算这如此布局的可行性,以及大军出行由谁随李睦同行。此去邺城需经许昌,若论接应,自然是在江夏郡内驻兵最合适,还能借此查探一番刘表的动向。
但六郡南面一线需太史慈亲守,北面津口则由吕蒙驻兵,张辽为骑军将,随他同往邺城,而高顺和祖郎则要留在江东清扫山越内患。若到了江夏郡内自有甘宁,他还能稍稍放心,可此去江夏的途中却是千里迢迢。周瑜左思右想,竟寻不出个可托之人既能一路护从李睦,又不是孙氏旧部,从而于行军途中看出异样来。
在这一点上,李睦半点也帮不上忙,于是也添乱,坐到吴太夫人身侧,轻声陪她说话。孙曹联姻的消息传出去后,定会有许多世族女子找各种借口来寻吴太夫人探听虚实。毕竟之前所有人都还停留在她为孙策守丧的印象中,联姻的议题无疑是提醒了这些人,孙权不但年纪到了,守丧的时间也差不多守足了。
而吴太夫人的应对,很大程度上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