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逐梦而努力,医药高等研究院简直就是天堂!
还有许多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没得到重视,或者是因为得罪了某位行业大佬而被迫坐了冷板凳的科研人员,这会儿也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忙不迭地投递了简历。
招聘网页是谢书尧亲自编写出来的,页面简洁大方,最上端还添加了一个投递简历数量统计的功能。
这个招聘网页挂出来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到的简历数量就超过了五百份,这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简历筛查的第一关是谢书尧亲自把关的,她给这些投递简历的研究员提了一个要求——将自己以发表论文的正文全部以附件的形式附在简历后面。
这个要求就实力劝阻了很多心虚的博士与博士后。
国内混学术圈的人,谁不知道谢书尧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要是论文里出现了造假,估计谢书尧一眼就看出来了,把这样的简历投递给谢书尧,那不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吗?
然而,学术不端的人终归只是少数。
还有人担心自己的文章数量不够,会被谢书尧给刷了下来……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
谢书尧要求这些人在简历后面附上自己已发表的论文,确实会看投递简历的人有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文章的分区是在几区,但这并不代表她是‘唯论文主义’的支持者。
谢书尧知道,有些研究领域就是很难做出成果来,能发表一篇两篇二区的文章都算不错了,有些研究领域特别容易出成果,轻轻松松就能把文章数量堆到十篇以上,还有些研究领域需要浸yin很多年才能琢磨出头绪来,留给博士的三四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出重大的成果……她看这些论文,并不仅仅是看论文的数量,还会透过这些论文看作者的思维是否严谨,逻辑是否完善,是否有紧跟着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看这个作者对待科研的态度。
从接受简历开始,这些人的论文就出现在了谢书尧的电脑上。
每看完一个人的简历,谢书尧就会根据这个人的综合情况给出一个评分,投递简历的系统上也会实时更新谢书尧给出的分数。
评分是千分制,有人的得分在九百分之上,还有人的得分只有一二百分。
有人想不明白谢书尧给出的分数差异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