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你伯娘家办的不地道,碰上气性大的, 怕是要闹出人命来。”
“我也这么想,清官难断家务事。宋家人千里迢迢跑这么一趟, 为的就是出气。”
再说沈明珠和宋衡书, 俩人恨透了彼此,打得难舍难分,哪管外人的眼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宋家大闹一场后,沈明珠成了万光县名人。
她当初考上大学,都没这么出名过。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 都知道沈明珠婚内通jian, 生了个小洋鬼子。
宋家人闹了个心满意足, 坐着回车回老家,宋衡书父母已经盘算着,替他找个门当户对有文化的妻子。
免得儿子年轻,被像前妻那样心机重的女人糊住眼睛,再娶个败家精回来。
他们得意自己有先见之明,没给儿子大肆cao办婚礼。
虽然儿子名义上是二婚,只要瞒得好点,还能找个条件好的黄花大闺女。
沈明珠被大学开除,又在家乡丢了脸,干脆抱着孩子收拾行李,悄无声息的前往深市谋前程。
她孤身一人,哪儿照顾得到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勉强将儿子带到深市后,沈明珠第一时间找了家福利院,把他放到门口。
为了方便以后和孩子相认,她在孩子手背上,拿蓝墨水笔刻出一个小小的胎记,还特地记下福利院的名字和地址。
深市机遇多,没了累赘,她凭着大学肄业文凭,可以找个不错的工作。
沈明珠计划的很好,只是这个年代的深市,不仅有发展机遇,更有充满诱惑的危险陷阱。
豆丁儿大的孩子不记事,她要是能找到乔伊斯,就提前找回孩子。
要是乔伊斯没音讯,就等孩子大后再寻亲。
沈明珠忽略了一件事,血缘关系不是万能的,她想靠孩子发家致富,还不如多买几张彩票。
秋末冬初,天干物燥,万光县一连十九天,一丝雨水都没下,庄稼地旱的厉害,人心也跟着浮躁。
春光服装厂门前闹事的人,数量比之前少了许多。但看他们安营扎寨的架势,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收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