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女学生再和男生有点什么亲密行为,就更不得了,就是学坏的标志,会被认为不自爱、学坏了,甚至还会被说——这样的女生,将来怎么嫁得出去?
陆之韵和温女士的生活环境中的那些人,正好都是那不开通的成年人之中的一部分。
而温女士,一向是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看法的,也就决定了,陆之韵必须不能做让她和陆之韵自己被周围人诟病的事。
温女士在学生时代对这些也是反对的,也曾抗争过。然而,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后,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人言可畏,也深刻地明白了她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世界。
现实磨平了她的棱角,当她成了一位母亲,并有了一位女儿时,她又开始赞同那些她曾反对、甚至于深恶痛绝的观念,用别人曾经来磨平她的棱角的方式,来磨平陆之韵的棱角。
她成了她曾经最讨厌的大人。
她还认为孩子在青春期时情绪总是敏感的,容易感情用事,也容易分不清什么是正事什么最重要,因为早恋影响学习的例子比比皆是。
(即便已经到了2037年,相当一部分家长们面对这种情况想的仍旧不是正确引导,而是一刀切,直接扼杀孩子们萌动的情感)
固然有学生在恋爱中和对象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普遍上来讲仍旧是容易出问题的,一刀切总比合理疏导解决问题省事。
温女士和大部分成年人都更愿意注意到一些因为早恋而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并力图避免。
久而久之,早恋在温女士这类家长的心目中就成了一件绝对禁止的事。
当然,温女士会选择一刀切,还有另外的原因。
——她太累,生活太不易,工作上的疲惫令她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可以使用,也不想再多费神去给陆之韵做什么心理疏导。
在咨询中心,这类事她已做得太多,损耗了太多心神,还要和其他职场同时勾心斗角争取自己在咨询中心的一席之地。
她需要陆之韵是一个省心的孩子。
她不需要知道陆之韵拥有怎样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她只需要陆之韵听话,需要她做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好孩子,走普遍意义的正路,给她省心,不要给她带来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