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目中无人至极。
顾湛也不推脱争辩,双手奉上丹书铁券,“臣自知有死罪,特地携丹书铁券前来请罪。”
“但请皇上过目这些文书,再做决断。”
忠义伯奉上一只金漆雕花的托盘,御前太监将文书取过,呈到元庆帝面前。
元庆帝拿起一封血谏书,纸上口诛笔伐,字字泣血,皆是这些年被宋党残害的忠良后人写下的伸冤陈词,
元庆帝又拿起一封请愿书,上面写着成千上万的名字,皆是被宋阁老党羽横征暴敛欺凌过的平民百姓。
再拿起一封奏折,乃是宋阁老和其子宋萦这些年犯下的诸多罪行,林林总总,共计三百五十一桩。
元庆帝深谙帝王之道,知道「民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不是眼前这几封血淋淋的文书,他还不知道民怨已经沸腾到了如此地步,更不知道宋阁老做下了这么多陷害忠良之事……
太子瑟缩着站在一旁,低声劝道,“父皇,您就下旨惩处宋阁老吧!天下万民都会歌颂您的恩德的!”
元庆帝气到发抖,怒斥道,“蠢材!”
宋阁老和顾湛一文一武,在朝中两足鼎立,可以上下颉颃,互相压制,维持微妙的平衡。
如今宋阁老被连根拔起,顾湛一人独大,他手揽军权,战功赫赫,等以后再想拿捏他,可就难了!
元庆帝双眼微红,浑浊的目光看向下首跪着的年轻重臣,
谁能想到,当年顾家尚在襁褓的男婴,父母俱丧,只身从军,一步步刀头舔血走到今天,成了大庆朝的金面阎罗,成了一头吃人的猛虎?!
要怪就怪他养虎为患,如今事已至此,再无回转余地,元庆帝闭了闭眼,“拿玉玺来。”
“昭告天下,元庆二十二年,内阁首辅宋及其子宋萦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贪腐奢靡,忌能妒贤,三月初十夜,辅国将军顾湛奉旨将宋贼斩首,进善惩jian,功成揖让,堪为百官表率。”
“擢升辅国将军为一等大员,进忠义伯为一等伯爵,大理寺少卿杜敛,赏黄金千两,加赠太子太保一职。钦此。”
众人叩首谢恩,山呼万岁,顾湛仍跪在地上,锐利眉眼盯着金砖,脸上无波无澜,“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