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向望了好几眼。
霍廷轩怕段泽觉得无聊,悄悄地探身和他说自己带了两块充电宝,让他尽情地玩手机吧,段泽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徐敬堂先是讲了半小时自己游历无数国家的亲身经历,因为不懂当地俚语,照着字典翻译,闹出的无数啼笑皆非的笑话,件件都是底下学生没有听过的故事,整个礼堂时不时传来掀顶的笑声。
之后,老先生转回Y国本国,细谈各个区域的俚语,知识储量之丰富,令一心等死的段泽都为之惊叹,倏地,徐老师话题一转,说道:“前些日子,我有一发小的孙子给我打来电话——他也是A大的学生,说他在翻译U国文献时出现了和自己老师相右的意见。”
霍廷轩丝毫没有意识到任何不对,但段泽就在徐老师开这个口时就不停心虚地瞥他。
“大家看大屏幕,就是这本书,米农夫艾巴费莱本·赛诺厄尼佛所著的《绝望》。”
霍廷轩微微瞪大了眼眸,似乎略觉巧合。
“里面的主人公有一句重复了十三次之多的话,大家可以跟着我读一下:@#*%%*?……%*(6。”
同学们和段泽头回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样,纷纷狂乱,感觉舌头已经不是自己的。
“在国内流传的译稿中,都将其翻译成了明天我想去看红蕊花。包括我,数年来也是这样认为的,红蕊花的花语在U国代表着炙热的爱,全文的主基调就是主人公对自己恋人的强烈向往,也就代表他心中对明日涌动着强烈的希翼。”
“但那小子有不同的意见,他说徐老师,作者米农是U国的P镇人,而%*?在他们那里除了红蕊花还有彼岸花的含义。彼岸花,在我们Y国意指黄泉路上的花,而U国则是自杀之人用以赎罪的引路花。”
霍廷轩无意识地微开双唇,眉心也越蹙越紧。
“如果改译成明日我想去看彼岸花,那《绝望》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没错,真切的一本绝望之书,我当天晚上连夜再以主人公正准备自杀的视角通读全文,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有些细微的伏笔全部显现出来。”
大屏幕上展示了许多的细节,徐老先生一一耐心仔细地做出解释,然后又道:“我很兴奋地给那个A大的孩子去了电话,好好夸了他一顿,他能注意到这一点实在是非常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