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国孝,就有好几门人家来说探丫头。我也使人细细打听了,原是看中探丫头一个年轻姑娘将咱们家里管得井井有条的本事。我知道咱们今时不同往日,不当太过挑剔,不过这些人家不是根基门第不足,就是人物品性不好。
我问了探丫头自己的意思,她是个有主意的。求了你托的几几户照应咱们的人家打听,果然有几个出身不错的公子,竟是眠花宿柳,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原是看上探春能干爽利,想娶回去管着那起不成器的哥儿呢。又或其他几家,原是出身贫民,做了官不过一二代,估摸着咱们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想着咱们家的帮衬呢。因而探丫头皆没取中,我自然是推了。环儿我不急,男儿家迟些说亲没有什么,两个丫头却是再耽误不得的。”
贾敏听了,劝说:“母亲不必忧心,你说的这几个人家,真真一双势力眼,也配不上咱们家两个姑娘。两个丫头自有她们的造化,等咱们细细打听来,总是说上好亲。”
贾母突地像想起什么来,转头问鸳鸯,前儿环儿是不是来说要替他三jiejie做媒?鸳鸯点头笑说:“三爷都说了好长时日了呢,老太太还说三爷将将中个秀才心就不定了,还不好好去读书,这些事哪里轮到你cao心?”
贾母忙命人请了贾环进来,贾环向几位长辈一一见礼之后,贾母问起,他方仔细道来。以前阖府的主子下人都嫌着贾环,他心中越发自卑,因而显得畏畏缩缩。如今他大了,府中又只他一个男人,出门和人打交道什么的,代表的便是宁荣二府的贾家,倒是锻炼出几分气度。他本就长得极好,此刻看着倒是个不错的公子哥儿了。
听贾环说来,原是这样的:到了江南之后,探春有眼光得很,知道如今唯一出路,便是督促贾环上进,因而拿着贾敏的信拜访了林家在金陵的几门亲友。托了人替贾环找个书院。
虽然在一行人启程时,贾敏资助了几个侄子侄女各一笔私房钱,又有贾母的梯己,所以贾母等人在南边儿生活倒还富足,但是探春自然知道料理省俭之计。因而有些孤本书籍,贾环从同年处借来,探春曾帮忙抄书。
金陵有个告老官员姓杜,膝下有个幼孙和贾环在一个。这个杜公子最喜书法,见了贾环的书本,一手字迹隽秀,自成一体,便要买贾环的书本。贾环心想自己jiejie的字迹哪能流落在外,便不应允。
那杜公子就死活缠着贾环问这书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