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来,呈上一幅工笔画,“贺大小姐让知味斋的人送来的。”
蒋云初拿起画像看了看,交给常兴一封信,“一并送到十二楼。”
第一封信上的字填完,连成言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这段话出自楞严经,只字面就有些惊心,再联系一下前后文,感觉更糟。
他摸了摸下巴,继续解题。已经寻到规律,很快看到第二封信的内容:凭票取物,另需贺颜名帖,三百两银钱。
至此,与其说他对此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如说开始隐隐生出一些担忧。
.
傍晚,蒋云初去了登科楼。
没多久,顺天府尹秦牧之来了。
午间,蒋府的人带着蒋云初的名帖前去传话,说自家侯爷有要事相商,在登科楼设宴。
秦牧之之所以爽快应约,看的不是门第,而是蒋云初这个人。
曾有两个很棘手的案子,都是蒋云初命人透露线索给他,从而得以尽快破案。而蒋家那边有言在先:案子是他破的,与蒋云初无关。
在结案之后,秦牧之反反复复推敲案情,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从蒋家得到的线索,的确是衙役、仵作的疏忽。
这样一来,他对蒋云初,除了几分感激,还有几分好奇,不明白一个少年郎,何以知晓顺天府里那么多事。但是人家不想来往,他也不好强求。
今日对方主动相邀,他在爽快应允之余,生出了几分隐忧:该不是那两桩案子有问题吧?要是那少年郎给他做了个局,他又跳了进去,可怎么办?
没错,蒋云初尚年少,但京城有名有姓的人,都不会小觑他:小小年纪承袭侯爵,数年来安稳度过,不是没人排挤算计,是蒋家始终应对得当。
在以前,可以推说是陆休帮衬蒋家,而近几年,支撑蒋家的只有蒋云初,有些是非是他亲自出面化解,手段不一,不乏冷酷毒辣的,更不乏一早就给人挖好陷阱的情形。
当然,他也存着乐观的期许:三法司还有三桩悬案,若能破案,便是去掉了一块心病,连带的,也能在他仕途上添上出彩的一笔。
见礼落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