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嫱顺带把南越的事提上了台面。赵佗是个老狐狸, 原本正史上,这老狐狸活了百余岁,历经汉朝高祖、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六朝, 他活着的时候, 南越安稳, 他死了以后, 南越很快就被武帝所灭。
此人见风使舵的本事极强,始皇帝一死,
便自立为王,趁着楚汉相争统一了南边的三郡,更自立为帝,然而一等刘邦平定天下,他又主动削去帝号, 俯首称臣,其后又观汉朝实力强弱, 几次反复,汉强时则顺汉,汉弱时则逆汉。
对付此人,既要利用他的野心, 又要放着他见汉势大, 在背后捅上一刀。
出使的人选是谁,出使的能出让的条件,这些都不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东西,只有私底下找人拿出一个章程。
殷嫱找到蒯彻和陈钊说起此事, 又把平天下的战略提了一提, 陈钊还没有说话,蒯彻立刻便道:“臣以为此计不行。”
殷嫱以为他说的是出使南越之事, 没想到蒯彻却道:“臣是说,从南至北,从楚,灭淮南、长沙,得巴蜀二郡,是大缪!”
殷嫱沉吟片刻,道:“淮南王善战,第一个诛灭他有何不可?长沙王是淮南王的外舅,一旦动了淮南王,岂不是与长沙王也结下了仇怨?此两地既收,巴蜀富庶,有盐铁之利,收以为粮仓,如虎添翼。”
蒯彻摇头:“臣需一與图,小君一观即知。”
陈钊立刻翻了一幅木质的地图出来,因为韩信颇为上心的缘故,楚国绘制出的地图都颇为精确,除了没有等高线之外,比例尺、图例等都与现代地图别无二致。
蒯彻指着地图,问道:“臣一问,汉王、如今的皇帝凭什么能东出?”
殷嫱和陈钊对此怎么会不谙熟?
陈钊笑道:“自然是因为有一条陈仓道可暗度至陈仓,打了雍王章邯一个措手不及。”
殷嫱点头。
蒯彻又道:“巴蜀多山,其道多凿于峭壁之间,行道之难,举国皆知,臣敢问小君,如从巴蜀进军,凭哪道东出?”
“……陆路不成,尚有水路。”殷嫱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
“若派少量士卒把守要道出口,又派兵堵截水路,小君说,这巴蜀还能出得去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