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粮秣、甲兵, 关中庙堂上如今哪来的钱?
萧相国无奈,请示了吕太后,将关中的口赋、刍蒿赋一加再加,仗着关中是秦国故地,编户齐民制度实施得彻底, 汉国对黔首的掌控力颇强,征税也显得比较顺利, 这才缓解了汉国的困扰。
但对于汉国来说,这场战事不能拖了,汉国,拖不起!
与汉国不同的是, 殷嫱从楚兰市场里收割了好大一批金帛, 楚地东向大海,有渔盐之利,又有大铜矿,可以铸造钱币, 再加上她的亲戚们引进的红糖, 楚国可以说国用富饶。
而韩信出兵击齐,齐国本就曾经在他治下, 齐人本就对他抱有好感,楚军一至琅邪,韩信便约束兵卒,不许扰民,齐人几乎不为战火所扰。
楚国刚刚攻占琅邪,韩信便出面表态:“吕氏驱逐新帝,犯上作乱,其行可诛。如今要兴兵拨乱反正,从者皆义士,楚国境内,免赋三岁。”
汉国的更役和赋税日益增加,楚国却在此时表态免赋三年。楚国黔首氓隶无不雀跃。
汉将曹参的压力非常大。
吕太后下的死命令是速战速决,汉国打不起持久战。奈何……
他刚到赵国,韩信如今已经拿下了齐国。齐地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若韩信打定主意坚守不出,凭借齐之天险,战事必然持久,而朝廷……打得起这持久战吗?
况且就算韩信打出齐国,他曹参就一定能在赵国灭掉三国联军?
曹参跟着韩信打了这么些年的仗,心里非常清楚,速战速决是这位主的强项。一年多的时间,平定了整个北地,大半个天下,试图跟他速战速决的人——
没一个有好下场。
魏王豹、代王陈余、楚将龙且……
仿佛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北风像是凛冽,像是有人在拿刀子割着脸面,曹参不禁打了个寒战。
曹参纠结于该怎么打这场仗的时候,韩信收到了两个不是那么美妙的消息。
——戚姬母子死了,倒是保护着戚姬母子的“忠臣义士”陈平等家眷,平安逃到了淮水。
——长沙王吴芮在陆贾的规劝下,站在了朝廷的一方,预备勾连淮南王英布背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