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端茶,但知道,这不是她自己。
姜离:懂了,这就像是打卡上班。
只是她的新工作,是作为‘朱祁镇’这个身份,推动这条时间线走出不一样的剧情。
**
反正来都来了……主要是也走不了。
姜离边捏了一枚配药的姜丝梅吃,边梳理她的模拟目标人物。
据她过去的一点历史常识所知:这位明英宗朱祁镇,在昏君败家子群体里,也属于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朱祁镇亲爹明宣宗朱瞻基,三十多岁就驾崩了,朱祁镇九岁少儿登基。
经过几代帝王励精图治,大明颇有家底,朱祁镇接手的是祖父和父亲仁宣之治后的大明。
早期皇帝年幼,国事由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处置的阶段,不必赘叙。
只论自朱祁镇亲政以来的事迹——最‘名垂青史’的无外乎宠信宦官王振,以及作为‘大明战神’亲征瓦剌,一顿微cao过后,搞出土木堡之变,大明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他本人被瓦剌所俘。
而被俘后,为了自己的性命,身为大明天子,朱祁镇还替瓦剌向自己的国家勒索财物,甚至叩叫拱卫北境的重镇城门。
诸如“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等出名外号,也是一般昏君难望其项背。
再加上他这种差点把大明搞到终结的皇帝,在重登帝位后,竟然反过来冤杀了当时力挽狂澜保卫京城为大明续命的民族英雄于谦,就更惹得天怒人怨。
以上是姜离所知,也是朱祁镇广为人知的大致事迹。
如今她既然被送到明英宗模拟线上,系统就提供了《明史》、《明英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以及记载英宗一朝,尤其是土木之变相关的史书,譬如袁彬《北征事迹》、杨铭(哈铭)《正统临戎录》、李实《北使录》等供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细读参考。
姜离看着系统书架里的一排史书——想必将来,她有很多时间来进一步了解这位昏君的具体事迹,体会皇帝这个物种的多样性。
而此时,她还要见一位推脱不得的探病人。
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