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日怎么忽然要御驾亲征……
是了!昨晚陛下去看了一会抄血经的王振!
*
姜离当然会立准昨日兵部之奏。
毕竟她只是在搭台子演戏,假戏做的再真也不能耽误了真事。
她信任于谦的判断:大同宣府增兵后坚壁清野坚守城池,等到真正入了深秋寒冬,天气恶劣瓦剌粮食储备又不可能比过大明,敌军自退。
正因为兵部已经做出了稳妥的处置,姜离才会在这里向文武百官展示下——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不行的人,而是不行的人非要瞎指挥。
且最可悲无奈的是,他还是那个唯一的棋手。
*
于是在朝臣发问后,姜离当即表示,成国公照原旨行就是,朕跟成国公出发的目的又不一样,成国公是领兵去增援坚守城池——
皇帝陛下可就不一样啦:那是要冲出城池,深入草原主动去征讨瓦剌!
只见皇帝慷慨激昂发表讲话:“朕为天子,当为天下生灵躬率六军,征讨迤北,责无旁贷!”[1]
朝臣们:……
“陛下!”
大明内阁地位是动态变化的。在弘治朝阁部之争前,绝大部分时候还是六部的地位更高。而其中,又以吏部被称为天部。
故而明朝虽废除宰相,但此时吏部尚书还是被人私下称为‘冢宰’。
于是,如今的六卿之首吏部尚书王直,自然要背负着满朝文武的希望劝阻皇帝。
王老尚书今年也是七十岁的老人家了。但脑子依旧转得比年轻人还要快,哪怕被打了个突击战,还是在皇帝话音刚落之际,就组织好了语言有条有理地苦劝陛下。
“陛下三思啊!京畿六师怎能轻易出关!”
“且如今正是塞外水草不丰之时节,经历的今年的旱夏,只怕塞外许多水泉都是干涸的。”王尚书说的很客观,史册上英宗的大军确实曾苦于无水可用。
“况且,便是不论塞外的天时地利不合,只论我朝今秋的钱粮也还未入国库,良马也绝不足支撑数十万大军出征——若此时大举兴兵,可谓是兵凶战危!”
一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