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前后衔接,显然图谋已久。
而追查孙嬷嬷这两日往来的人、去过的地方,也无有用线索。只能从这环环相扣的安排里推断,安排孙嬷嬷行事的那人,必定知道今日宴请的事,亦知道淑妃邀请了武将女眷携子女入宫的恩典。
永穆帝大为恼火,未料些许贪心会酿出如此祸患,命人掘地三尺地深挖。
魏鸾等到傍晚也没见到阿姮,只能暂且出宫,乘车回曲园,整日紧绷后精神都有些恍惚。
谁知才到府邸,门房便奉上了封信。
那封信平平无奇,用了极寻常的蜡封,门房呈上时却颇郑重,“晌午时候有人来送这信件,说里头的事关乎紧要,不宜耽误太久,让老奴务必在少夫人回府时立时奉上。老奴原想留下人,他说还有要事在身,已经走了。”
这般叮嘱,委实古怪。
魏鸾脑袋里那根弦紧紧绷着,不等他说完便撕开蜡封,展信来读。
信写得很短,里头的内容却让魏鸾且喜且忧。
所喜者,里面说阿姮性命无恙。
所忧者,对方提了条件,若她不遵从,阿姮定会凶多吉少。
第144章 救女
往里走的路上, 魏鸾仔细琢磨那封信的内容。
信里写得很直白, 对方冒险在宫里挟持阿姮,是因婴儿容易摆弄,比对魏鸾下手轻松得多。如今阿姮已被送到京郊玄清观的后山,成了个小人质,若魏鸾能安分地以身易质,盛家自可安然无恙地抱回孩子, 若魏鸾不肯, 孩子则会死无葬身之地。
届时线索尽断, 便是盛煜亲临也查不出所以然。
甚至还列了颇严苛的条件。
其一,魏鸾不可向宫里通风报信, 动用玄镜司的人手去救, 否则玄清观稍有风吹草动, 阿姮必遭毒手。其二,她去玄清观时只可带个嬷嬷在身边,让那人抱回孩子即可,否则仍是阿姮遭殃。其三,今晚子时前务必露面,否则今后母女天人永隔。
字里行间, 尽是拿阿姮的性命威胁,着实卑劣之极。
魏鸾却不敢冒险。
倘若阿姮真的遭了不测,即便盛煜回来后能查得水落石出,又有何用?阿姮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