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现在崇安帝俩儿子都没了,这私生子就成了唯一的血脉,没办法,不认他就得绝后啊!
退一步说,若陆峻铮是康王的种,崇安帝后继无人,就应当把皇位让给弟弟康王,康王同样没有其他儿子,届时皇位还是落到陆骏铮手里。
既然这皇位早晚都是这陆峻铮的,崇安帝宁可不要这面子,也非要认回亲亲骨rou,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散朝后大臣们私下纷纷三五成群地商讨了一番,一想到康王那憨样,让他做皇帝
得了吧,不用想也知道是个什么懦弱昏君样。
再看看战功彪炳的陆骏铮,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众人不禁暗中感概,新太子真是走了大运。废太子与二皇子的皇位之争,却让他渔翁得利,这得前世做了多少的好事,攒了多大的福气呀。
说起来废太子资质平庸,性软懦弱,二皇子心胸狭隘,刚愎自用,而新太子虽流落在外,这些年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
这么一比较,或许于江山社稷而言,新太子是更佳人选。
于是大半尚未站队的朝臣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为了百姓的福祉,默认了新太子的身份。
也不是没人反对,但凡有哪个大臣跳出来的,下一刻便有新太子的拥护者出来弹劾,且证据确凿。
于是这些大臣不是被革职,便是被抄家流放,官职由新太子党的臣子顶上。
这一震慑使得众人捏了把汗,皆不敢再起什么心思。
原来新太子竟早有准备,要知道这些证据,一看就不是刚查出来的,谁知新太子党手里有没有捏着自己犯事的把柄?
而这些把柄,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崇安帝给新太子的
朝堂迅速被清理干净,在那道圣旨过后的第六天,册封仪式还没举行时,崇安帝又改了主意。
下旨三日后将禅位于太子,自己则以太上皇的身份,移居東宁宫静养。
好在这道圣旨前已有许多消息流出,众人不算意外。
崇安帝这几日宣召了一波又一波的重臣入宫,带出来的尽是圣上病重的消息,也透露过想要禅位的意思。
太医说圣上这病最忌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