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倭寇不会放手,没关系,结束了战争状态之后我就会积极准备北伐和南下策略,到时候率领二十万一百兵团精锐和三十万整编部队共五十万精锐大军北伐东北倭寇!
和美国英国拼的两败俱伤的倭寇,是没有能力开辟第三战场的,当然,就算倭寇不同意,我们五十万的精锐也足以和倭寇展开一场最后的大决战,我就不信举中国全部国力兵力还不能和倭寇做殊死一搏,那个时候,光是这样的架势,就足以让倭寇咽咽口水,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权衡一下利弊,他们有七成的可能会同意我们的条件,集中兵力对付美国和英国,不然,就会面临中国的拼死反扑。
我认为倭寇不会和一个拼死反扑的中国作对,我更愿意相信他们会和美国做对,毕竟中国目前处在的训政格局之下,是可以不顾一切调动全国的力量为民族的生死存亡做殊死斗争的,这是汉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股力量,倭寇那些有头脑的和我们斗了许久的大将们不会不明白,比如冈村宁次,这个老家伙的头脑很清醒,畑俊六也应该明白。
但是美国不同,虽然战时法令赋予了罗斯福极大的权力,可是这种权力还是建筑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若要发动战争,需要国会的批准,而一旦伤亡超过了美国民众的承受范围,那些民众可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街游行的,毕竟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把美国逼到生死存亡的境地,美国也没有汉民族这样悠久的历史可是在最后关头做殊死斗争,所以,我宁愿相信日本会选择和美国打,也不愿意相信日本会赖死在中国战场上。
我将我的想法全部写在了电报上,希望校长可以采纳我的意见,而不要担心别的问题,至于这里,我会尽快结束缅甸战役,回国支援抗战,校长千万不可以抽调为数不多的战略预备队,否则一旦倭寇发动大型的进攻,我们将极为被动,毕竟战争打到现在,我们已经人困马乏了。
民国三十三年三月,我率军攻取了沙杜渣及周边各大区域,扫荡了周边的我寇据点,占据了沙杜渣以北的全部缅甸领土,这个时候,缅甸人对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就差没有上演一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人大剧,但是经历过一系列情况的我明白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缅甸人发现倭寇根本不能给他们以幸福和独立,所以又开始想着联合其他的势力对付倭寇?
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毕竟民主独立和自由是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