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磁器口。
要说这磁器口古镇,来头可不小。据说始建于宋代,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这里占尽嘉陵江水运之利,是著名的老码头。“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说的就是作为水陆交通码头的磁器口曾经的繁华景象。
——就是现在,即使码头盛景不复以往,它也并未没落。
大家伙有了钱有了闲,尽皆跑到这里来旅游。这磁器口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人往那街上一站,除了路两旁的建筑还稍微能看出点巴渝风格以外,街上卖的、叫喊的,全都是全国常见的旅游元素了。
即便是这样,游客们照样上赶着过去走一圈,来都来了,不去,心里面不安逸。
可真要是来了,又尽都是失望——随处可见的网红冒烟冰淇淋、土耳其冰淇淋、开蚌取珍珠......祖国大好河山,从北至南,古街古镇古城,全都是这些东西。
在期待与失望相互交织的复杂情绪之下,古镇街道上仍旧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旅行团车辆乱七八糟地停在路边,高冈沿着马路牙子走了几步,拉开一辆别克的车门,坐了上去。
“你们刘队呢?没来?”
有人回:“辖区刚发生一起失踪案,刘队一大早赶过去了。”
高冈点了点头,打量一眼这车。里面被改装过,有一个简易的cao作台和设备台,专门用于监听。坐cao作台后面的是技侦人员,高冈从他手里取过监听设备,目光一刻不离前方的古镇街道。
叶湑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停下脚步,扫一眼四周,然后继续往前。
现在她看谁都可疑。要是哪个人和她多对视几秒,她都要停一停,看看这人是不是要和她说话、是不是袍哥的人。
街道两旁竹木结构的清代民居很有特色,衬着山城雾气弥漫的青灰色天空,颇有种悲凉又古雅的气氛——只要不往下看密密麻麻挤在一堆的游客人头。
叶湑穿过这些精美的木质民居,到岔路口拐进去,仍旧是漫无目的地走,也不知这群袍哥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她从宝轮寺前经过,古寺对面竖了一尊哪吒塑像,脚踩莲花,背后是山云仙鹤浮雕墙。因重庆气候潮湿,终年不见阳光,这石像石墙爬满了绿色苔藓,仔细观赏,煞是可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