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后,这几日桓行简忙的正是这些琐事,熬上两宿看襄平近两年的上计簿,府衙里的东西成箱抬到院里分类整理,同主薄虞松一道,大略摸清了辽东四郡的底细。
“户四万,口约三十万,”桓行简脸上掠过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公孙三代人,于辽东也可谓功不可没,难怪他有底气自立为王。”手底簿册一摆,捡重要的指引父亲看了。
桓睦掸了掸衣襟,起身也不穿鞋,只着白袜,一身燕服拈须而立窗前俨然有几分名士风采,默然片刻,问桓行简:
“这回平辽东,鲜卑高句丽乌丸诸部多有参与,杀一儆百,你看襄平城怎么处置才好?”
最后投来的这眼,微妙一顿,桓行简面上淡淡的,眸子一垂,从成堆的册簿中捡出一份来,走过来,递上说:
“既入城,当立两标以别新旧,大都督请过目,襄平城里十五岁以上男子约七千人,取其首级,可做京观,以摄反复无常者。”
赶尽杀绝,不外乎此,被桓行简轻描淡写说出来,正中心事,桓睦一双眼在长子身上转了两圈,不动声色启口:
“我领军作战二十余载,积尸封土,倒是头一遭。”
“大都督有顾虑?”桓行简望向他,微微一笑,嘴角那股不易察觉的轻蔑再次在最亲近的人跟前显露,“辽东之地,北狄而已,化外之民何须怀柔?更何况,大都督方才说了,鲜卑高句丽这次亦遣部作战,王师一退,这群蛮子也需震慑,惩昏逆而彰武功,非屠城京观不能显。”
语调清越,如击金石,眉眼深处寒潭般的幽暗极肖桓睦,因他年纪轻,面容又极是英俊而成一种难言的捉摸不透意味。
话说完,发觉残茶冷却,桓行简径自过去净了手,取府邸里不知怎么得来的蜀地蒙山露芽置入青瓷茶洗,去尘,撇尽,再转敞口小足的青釉茶盏中,倾入沸水,一脉香冽在他行云流水的动作间盈灌满室,俨然又成了那个洛阳城里贵胄公子的做派,优雅从容。
茶香正好,置于鼻底轻轻一嗅,桓行简走到窗前,把茶奉给父亲:“大都督,火前的露芽风味最佳。”
桓睦一道目光盘旋在他身上半晌,良久,笑了一声,接过茶却未作臧否。
外头,石苞一开始屏息凝神相候着,见他父子说话久不出,便一个人负起手溜溜达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