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出京师,彻底远离了洛阳这个权力的中心。他告别洛阳时,也是个春天,柳棉飘远道,子元和太初等人来送他,子元那个时候似乎一下变得话少,而太初,他的声音则充满了期待故人归来的温馨:
“公休,不要丧气,来日方长,”说这话时,他竟还能跟自己玩笑,“你是将才,有一日,指不定要指挥千军万马伐蜀灭吴呢。”
那时候,忽被如此打击,诸葛诞心有戚戚焉,扭头遥望洛阳城外的庄严华表,苦笑摇首:
“不,我没什么奢望了,只在家著书立说罢。”
天光云影下,陌上草薰,诸葛诞背起行囊跟故友们挥手……如今,他倒真的掌一方军权,有所谓来日方长,除了中间短暂回京,这些年,他基本都在外了。
而太初,还有那些旧友们,竟都死了子元手里。太初死了,天子废了,眼下,毌仲恭他要起事,这还不够,他要拉自己下水。
平心而论,桓行简待他不算薄,两家有姻亲关系,包括东关战败,也是桓行简一并揽下了责任,自己毫发无损。
诸葛诞读完毌纯的来信,陷入沉思,会吗?桓行简收拾了毌纯后,下一个就是他?这是毌纯吓唬他的?
可是凭什么呢?要他跟毌纯一起起事,胜算有多大?毌纯深受先帝赏识,自己可没有,相反,先帝厌恶透了他们这群浮华友。诸葛诞脑子十分清醒,他早不服散了,也很少谈玄,至多自己在后院的桐树下温酒读两页老庄,那些口齿含香的句子,时常能让他想起旧时岁月的吉光片羽。
也仅此而已了,扬州的风光真不错,烟雨迷离,莺歌燕舞,何必跟洛阳过不去呢?
使者在等诸葛诞的答案,目光殷切,诸葛诞在这样的注视下收回思绪,微笑道:“容我再想想,先暂且歇一夜,我明日定给回复。”
使者虽有些失望,但也只能遵命。
诸葛诞的官衙里很快迎来了另一个信使,他满腹狐疑,展信一读,心大惊,倏地把信一攥,神情变得晦暗。凝思半晌,他又将皱巴巴的信展开了细读一遍,没错了,张敢竟不知何时被桓行简收买,那么,他就真的不必再迟疑了。
张敢既知寿春有变,能把信送到自己这里,更能送去洛阳。说不定,桓行简已经知道一切,张敢替大将军提前将自己架到了火上,诸葛诞一搓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