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也有她的人盯着,不会平白让江相压过皇帝的风头。
说到最后,少年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忽然想起一件事,嗓音激动。
“说起来,今日好像还是谢大人回京的日子,地方官回京,皇姐,你说我给他任什么职位好呢?”
“谢大人?”元妤仪一时不知他说的是谁,疑惑地反问。
朝中有几个谢大人?似乎没几个。
陈郡谢氏在四个世家中中规中矩,论起势力,不及琅琊王氏,名望上又比不过杏坛讲学的崔家,但胜在家大业大,倒不求仕途坦荡。
元澄兴高采烈地说,“正是宣宁侯的公子……”说到这儿,他话音一顿,又严谨地补充。
“陆夫人前不久携子和离,严格说来,这个谢大人也不该是谢家人了……”
一句两句解释不清楚,少年挠了挠头,终于找到合适的身份,沉声道:“反正就是陆老祭酒的外孙,三年前父皇撑着病体钦点的状元郎。”
元妤仪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先朝最后那个状元,只是彼时父皇病重,宫中大小事宜全交给了刚及笄的她,是以没有多关注这个谢公子。
“这人叫什么名字?”少女问。
“皇姐你……”怎么会不认识。
元澄咽下后面的话,是他糊涂了,皇姐避居三年,谢大人又不在京中,二人不认识才是正常的。
谢大人再风光,可皇姐压根不记得他。
“姓谢名洵。”
元妤仪轻嗯一声,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思忖片刻,脑海中倏然闪过今日的场景。
他们才刚有过一面之缘,记忆还新鲜,是以少女点头道:“原来是他啊。”
元澄好奇询问,得知前因后果,脸上是按耐不住的激动,“那朕得挑个好职务,以示对谢大人的赏识。”
元妤仪含笑看了少年一眼,笑道:“我看他倒不像沽名钓誉之辈,但他既是陆家子孙,陛下也可以问问陆老祭酒的意思。”
姐弟二人又说了两句,元妤仪便回了瑶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