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太后略略皱眉,慢慢道:“你从前养两三岁的宠娃,朝中已是风言风语,幸好那时你年纪不大,宠娃又极小,事儿也就那样过去了。可现下你也大婚几年了,平素自该让皇后相陪,再不该和玉姐儿混一道的。”
崔承元冷笑一声道:“皇后心中只有娘家,哪儿有朕这个皇帝了?倒是朕养大的玉姐儿,心里向着朕,小小年纪,就学会帮朕分忧了。”
“她帮你分什么忧?”王太后一怔,脸色严厉起来,说道:“你可别糊涂。”
崔承元不高兴王太后还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哼一声不再答。
王太后倒是急了,叹道:“你和皇后成亲也几年了,如今膝下犹虚,再要生疏,可是……”她说着,顿一顿,“算了,不说皇后,只说别的宫妃,她们也是如花如玉的,你自可以多亲近,待诞下皇子,大夏国有后,比什么都强。”
“你亲近玉姐儿,可玉姐儿才十岁……”王太后说着,有些难以为继,只看着崔承元,希望崔承元自己能意会。
崔承元脸色难看,道:“母后想到哪儿去了?朕就当玉姐儿meimei一样的。”说着告辞出去。
王太后沉默了一会,喊来田嬷嬷道:“你去打听一下,皇上召玉姐儿陪读,是如何陪读法?”
这么一段时间,崔承元却是喜欢让墨玉穿了小内侍的衣裳,陪他在御并批奏折。
一天中午,崔承元在椅子上睡着了,墨玉一时手痒,翻奏折看了看,看着看着,不由自主执笔,在一张奏折上批下了意见。
凑巧的,崔承元却醒来了,他不动声色看着,待墨玉写完意见,这才探头过去一瞧,这一瞧吃一惊,得,玉姐儿批的意见,比朕还中肯呢!
墨玉一转头,见崔承元伸着脖子,不由吓了一跳。
崔承元一伸手抢过奏折,问墨玉道:“谁教你这样批的?”
墨玉一不做,二不休,答道:“小朕自己想的。皇上也知道,小朕天生聪慧,对奏折什么的,天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