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魏康裕为能来安城而费了很多波折才取得武伯侯的同意。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 一个京城的公子哥儿来到饱受洪水肆虐的安城是存着什么居心?魏康裕给出的理由是想带着粮食来救济流民,可这种时候绝不是救济的时刻——因为武伯侯知道,皇帝已经铁了心打算炸掉安城,安城连同周围村庄人口加起来约有十五万人, 离安城最近的京城不可能去接纳这些人口, 而附近的城市距离太远,这些人迁徙过去, 光在路上都要损伤很多,而并没有周围哪座城市接到了皇帝安置的命令。
随着大批流民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还有疾病和瘟疫, 可到现在皇帝都缄口不言,不说如何处置。武伯侯知道自己不能揣测上意,可皇帝什么都不说, 难道要让那十五万人慢慢消耗吗!武伯侯是将军,保卫的是百姓,他对此十足不忍, 可又不敢说些什么。
皇帝老了,性情也变了, 变得愈加冷酷和不讲人情。虽然在表面上, 皇帝还一如既往地信任武伯侯, 可武伯侯却更加提心吊胆, 万万不敢这个时候撞到风口上去。太子和他年纪一般大,是瑞阳公主的同母兄弟,至今膝下只有一个孩子,年纪比魏雅怡都要小。不管是太子还是其他的皇子, 在武伯侯眼里都不够看,皇子们都是性情柔弱、优柔寡断之辈,唯一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王爷,从来不搞事。
太子为人倒是勤勤恳恳,待臣下亲和,可他性格如同瑞阳公主一般,心思太过敏.感,容易想多,耳根子又软,没有主见,连皇帝能力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倒是太子的孩子年纪虽小,却早早展露出了皇帝一般的手段。
皇帝大概是担心子孙不争气,徽朝后继无望,性情变得愈发狠厉,自然,他对那些厉害的朝臣也有了忌惮之心,生怕自己的子孙压服不了他们。最近一年武伯侯在政事上就没有了先前游刃有余的感觉,那汪深水使他受阻。如果不是安城的事突然出来,武伯侯就会找皇帝,要求自己常驻边疆了。
武伯侯也想为自己的后代考虑。他虽然娶了皇帝曾经最受宠的女儿,可因为瑞阳公主的丑事,导致他们之间并无姻亲之情,反而这层关系还是他们的阻碍,让他们除了君臣关系之外再无私交。只有君臣关系,也就意味着臣子的荣辱全系于皇帝一身,之情的那个皇帝英明果决,对他放权,可现在这个皇帝,却不再信任他,仿佛他随时可能冲入皇宫,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