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搁不久,做不成大生意。即便这样程家父子,还是跑了几个码头联系船家,让周围三四个县,都有‘码头卤味’。
三年前租下大院,五尺大锅熬了两年粥,终于迎来它真正的用处:大锅熬rou!
每天上百斤的rou,在锅里泛泡炖煮互相渗透,那真是香飘十里,远远就让人流口水。
四月边儿天开始冒热,程万元带回一个消息:运河客运码头,老孙家脚店要卖!
七百银子
程万元一边擦汗一边说:“三间门脸,地段不错,就是前大后小,是个簸箕。”
这在风水上有讲究,是往外簸财的。
褚青娘亲自斟一盏凉茶,放到程万元手边,不以为意:“乱神怪力,我还说是个斗,往里边揽财呢。”
主家不信这些就好,程万元也不信,真那么多讲究,不照样朝代更迭。
青娘沉吟:“就是七百银子,有点贵,应该打听那附近成交的,还有他家生意。”
程万元笑:“都打听过了。”不光那里,一个多月,怀安好点的地方,程万元心里一本账
“他那院子后边细长,地方够大有一亩多,六百有点贵,五百五能买,只是……”只是褚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先生只要觉得这生意能做就行,银子不是问题,淮安县大小钱庄,等着人借贷。”
程万元心落到实处,家主有魄力最好,他眼中万千通途一闪而过。
褚青娘其实没想太多,只是置办一份稳妥产业,可程万元眼里一闪的雄心,忽然让她明白些什么。
想了想笑到:“盘踞码头的生意,消息最灵通,以先生手腕,不出三年运河生意必有咱们一份。”
竟然也有这样常远的眼光,程万元颇有些英雄相惜:“三年时间聚拢家资,弄清运河生意来龙去脉,聚拢人脉。”
褚青娘接口:“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两人相视一笑,程万元心中豪气万丈,却还谦虚:“一鸣惊人不敢说,运河必有褚家船队。”
“老夫都想好了,用厨房一隔为二,前边三分之一,修整成像点模样饭馆客栈,后边另开一门继续做脚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