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是拒绝还是效忠一起陪他任性一次,就看这四军的选择了。
“愿为陛下赴死,愿为皇后之遗愿尽忠!!!”安静了好一会后,一个极其突兀的声音在校场之内响起,然后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随后是整个四军,彻底沸腾了,他们用着自己全身的力气吼出了这个效忠的声音。
这些声音直压得附近周国的城池里派出的斥候躲在极远处,连过来查看也不敢查看。
实在是这个场面很少,一般人面对四十万人的任性狂欢,别说去看了,就是远远的听着都会觉得害怕。
这一日,原本出征的四军全部回营,第二天大军撤退,周国在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后,获得了暂时和平共处的机会。
四军也开始了新的扩编,由原本的十万编制,一跃到了每军三十万正式编制,百万候补编制。
当然了,这个后补编制很明显是很久的时间里都达不到的数量,甚至于即便是全天下的空余劳动力去当兵都不会满足,但李煜坚持设立下这么多的数额,百官们也就随他去了。
毕竟,这个数量听起来远比百万大军还要来的响亮和震慑力十足。
基本上六军之中只要有四军齐出,并且都是喊出同一种口号,那么敌人也必然会以为这百万大军真的是南唐六军之中一军的真正编制。
在这样的谋划下,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这三年里,周国几乎成了唐国的后花园,上至执政双王,下至百姓,早已习惯了唐国军队日常往来的习惯。
在龙缘楼九阁的强力渗透与周王李旭的出面下,虽然这三年来,唐国一直没有打仗,但是整个周国却是在集合全国之力在筹备各种战备物资。
因为在这之后他们还有其他一些敌人,比如那些其他的小杂鱼,还远在边缘地域的西域,甚至于更远。
同时在消化原本北汉疆域与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李煜六军计划之中最为薄弱的镇海军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进步飞快。
一艘艘战船被研发出来,试航作战清扫了周边一些小国家,将海军的战斗力提升了许多。
同时,镇海军的编制是六军里最为夸张的,也是李煜投入心思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